不应忘却的历史:战争史上的五次“马奇诺”悲剧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王登科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8-01-12 15:19

当大纵深防御遭遇全纵深打击,失败是唯一出路

也许马奇诺本人也没有预料到,在二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后,仍然有人重演他的悲剧。1991年划时代的海湾战争爆发,横亘在美国人面前的是一道长240公里,宽八公里,由沙堤、铁丝网、雷区、反坦克壕和火攻阵等组成的宏伟防线,它的名字叫做“萨达姆防线”,这是萨达姆精心为美国人设置的硬骨头。但是美国人没有像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一样,而是选择了从天空跨过。

1990年的伊拉克拥有一支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其总兵力包括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部队,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萨达姆还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KARI一体化战略防空体系,不可谓不强大。

萨达姆曾对军队发表讲话说:“你们知道空军不可能决定地面战争……这是经过所有常规战争和解放战争证明的规律,最后一个证明的是越南战争。”

但是1991年时的美国,已经不是越南战争时的美国,可伊拉克还是两伊战争中的伊拉克。

于是,在美国F-117战机、反辐射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构筑的全电磁干扰和精确打击面前,“萨达姆防线”再一次缴械投降。

马奇诺式的悲剧,就是新型作战方式对旧战争模式的碾压!

为什么马奇诺式的悲剧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战争史上呢?

就像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言,“只要那些贫困落后、愤怒不满的国家的军火库里还充斥着低技术、低精确度的武器、愚笨型而非智能型的坦克和大炮,那么所有工业时代的作战方式和武器,包括挖战壕、建地堡、人海战术、肉搏战等,都将毫无疑问的被继续开发利用下去”。

思想上的马奇诺防线,才是马奇诺防线真正挥之不去的原因!

“马奇诺式”的防线,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始终在转换着形体,始终在变化着容貌。

我们必须避免,下一次,在陆地、海洋甚至是天空中,我们耗费所有的国力精心构筑的防线,成为又一场变种的马奇诺式悲剧。

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走出的美国,1991年发动海湾战争,空地一体战的精彩演绎震惊世界;非接触作战和战略瘫痪战的战法,在科索沃战争中大放异彩;随后的阿富汗战场更是将精确作战和特种作战,诠释的淋漓尽致。五环打击理论、快速决定性作战和网络中心战等,一个又一个新型作战理论腾空而出。

永远不拘泥于上一场战争的胜利经验,永远在实验新的战法,这就是美国军队在近代无战不胜的秘诀。

自2016年以来,美国先后出台了三份关于人工智能的报告:《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以及《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并在2017年12月份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发布题为《战场“奇点”:人工智能、军事变革和中国未来军力》报告,人工智能开始成为美军关注的下一个焦点。

而我们要努力沉思,下一场战争的“马奇诺”防线又将会以怎样的形态诞生呢?我们的努力,会不会成为敌人战机轰鸣下的马奇诺防线?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做新战法下的牺牲品。

也许,在下一场战争中,人类都将成为人工智能面前的“马奇诺防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