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照片折射张宗逊将军波澜壮阔的革命人生

来源:“解放军画报”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3-21 08:54

1939年,120师358旅在山西兴县召开干部会议时干部合影。前排左四为张宗逊旅长。

威震敌胆的三五八旅

——访原总后勤部部长张宗逊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的张宗逊将军,如今已87岁高龄。7月初的一天,我们在总后勤部大院一处普通寓所里,访问了这位驰骋抗日疆场的著名将领。

八年抗战中,张老指挥的358旅威震敌胆,屡建奇功。提起抗日战争,他首先讲述了358旅在山西五台县滑石片歼灭日军一个加强大队的战斗经历。

1938年10月,为粉碎敌人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围攻”,358旅主力昼夜兼程来到忻县西侧,10月下旬越过同蒲路转移到五台山以南地区,封锁消息,待机歼敌。11月3日,张宗逊派出的侦察人员了解到,当日凌晨,五台山敌蚋野大队和周围据点的700余敌人,偷袭了我高洪口二分区五大队,当地军民受到了不少损失。获悉敌情,他和旅政治部主任张平化,716团黄新廷团长、廖汉生政委分析判断,这股敌人孤军行动,后方空虚,必然在3日晚或4日早撤回五台。敌行军路线虽有二三条,按敌人活动规律,很可能走大路经滑石片。那里绵延数里有一条山沟,若在此设伏,短兵火力突然开火,即可陷敌于不利地位。但敌距滑石片不到10公里,我则有25公里,必须抢在敌人之前到达设伏地区,起码也要同时到达,打个预期的遭遇战也好。张宗逊当即决定,716团担任伏击,714团赶到滑石片西北,警戒五台方向之敌,限各部1小时之内出发。

任务下达后,战士们抄捷径疾进。晚9时,旅部和716团便到达滑石片两侧高地。现场一看地形,只要火力封锁,敌人就无法爬上东坡,是打伏击的好地方。只是担心敌人是否已过去了。这时,侦察员报告,敌人来了。黄团长、廖政委立即命令部队按原部署展开,三营拦头,二营斩腰,一营断尾。

第三营各连队下到陡崖上时,敌人的尖兵分队十几个人已经过去了,九连几十个精壮小伙子组成的突击队猛扑到沟里,用步枪、机枪、手榴弹一齐向敌人打过去。骄横的日军做梦也想不到八路军会在这里冒出来,顿时人喊马嘶,乱作一团。过了一会,敌人集中全部骑兵,向九连正面冲来,企图突出沟口。眼看九连突击队的火力压不住敌人,黄团长对第三营营长王祥发说:“往下压!”王祥发把棉衣脱下往地上一甩,挽起衣袖,一手提驳壳枪,一手拿手榴弹,大吼一声:“十一连跟我来!”战士们像一阵风似的跟着他扑下去。九连长曾祥旺也带两个排,从侧翼向下压。片刻,山下响起了猛烈的手榴弹爆炸声,接连打退了敌人的5次冲击。

与此同时,第二营在营长蔡九和教导员黄新义带领下,从大沟西侧向下压,和一个劲向前涌的敌人遭遇。走在前边的第八连连长李家富、指导员徐文礼,没等上级号令,就带着全连跑步接近敌人,勇猛冲杀,把敌人拦腰截断。第二营其他连队紧跟着从山上插下去,用手榴弹和机枪、步枪火力,向敌人侧翼冲击。第五连连长巴尚真和指导员万在明率领全连,硬是在敌人中间突过去,飞速占领了东侧山坡上的一个小庙,控制了制高点,把向东坡上爬的敌人打得滚回沟里。

第一营三连在敌人后尾过完之后,也迅速向敌人侧后包围攻击。敌人正面和侧翼被第二营、三营打得死伤狼藉,向前冲不出去,后尾的又转过头来往回突。随后,第一营阵地的枪声越来越密。刘忠参谋长抢着跑向第二营,带上一个连奔向第一营的阵地。

战斗进行到白热化,各连队发扬了我军夜战近战的特长,战士们个个勇敢,人自为战,经过两小时激烈战斗,就将敌人的行军纵队分割成数段。大部敌军被迫躲在陡崖下进行垂死挣扎,少数退到沟西北的石沟村几间土屋里困守,根本没有反击能力了。

这时,张宗逊下达了总攻的命令,顿时,嘹亮的冲锋号声四起,战士们端着雪亮的刺刀,喊着“冲啊!杀呀!”像猛虎下山似的冲入沟底,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

这场伏击战歼灭了敌人109师团第135联队蚋野大队长以下700余人,俘敌21名,缴获炮6门,机枪30余挺,步枪340余支,还有战马、电台等。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张宗逊将军深有感慨地说,我已耄耋之年,从1925年考入革命的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科,至今已70年了,积半个多世纪的经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华民族才能兴旺,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愿黄埔校友和海峡两岸人民发扬抗日时期为国献身的精神,为祖国的早日统一,中华民族更加昌盛而携手奋斗。我深信,一个统一的、富强的中国一定会到来的!

(本文原刊于《解放军报》1995年8月2日第三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