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朱德如何与张国焘进行斗争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孙伟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4-03 10:00

严私德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曾多次尖锐地批评一些领导干部,因为他们居功自傲。他本人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却总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处处将一切功劳都归于党、归于毛泽东、归于战友、归于广大人民群众,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

1949年底,他的家乡四川省仪陇县有几十位乡亲一起走出大巴山,来到重庆,准备去北京看望他,也就是想投奔他。朱德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告诉重庆的领导:要做好工作,动员他们尽快回去劳动生产,一个也不要来,一个也不要见。后来,贺龙替朱德接待了这批乡亲,又把他们送回了老家。

当然朱德也不是这么不近人情,为了报答家人支持他读书和革命的恩情,决定让家族每户送一个小孩来北京求学。后来共有十几个孩子来京住在他的家中,朱德用自己的工资供他们读书,抚养他们长大成人。

1951年朱德65岁寿辰,仪陇又派人到北京看望他,这次见着了。看望之余,他们还代表家乡父老乡亲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把县城迁到朱德的出生地马鞍场,二是把仪陇县改名为朱德县。朱德听了赶紧说:“我不算英雄,只是一个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那些为革命牺牲了的烈士才称得上英雄。”在他的坚持下,仪陇县城没有搬,县名也没有改。

1960年3月朱德终于回到了老家,但他得知当地政府要为他建一个“朱德同志旧居陈列馆”后,他不同意,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后来改成了一所学校。用他的话就是“要让更多的娃娃有书读”。

朱德的女儿朱敏命运多舛,特别是二战期间被德国法西斯俘虏,在集中营遭受非人迫害,却奇迹般活了下来。朱德对她虽心存愧疚,却公私分明。从参加工作之后,朱敏便离开了父亲居住的中南海,住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宿舍楼,一住就是40年。朱德的家教很严,要求他的后代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不是接“官”。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各自在普通的岗位做着平凡的工作。

朱德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在报考云南讲武堂的时候改名为朱德。正所谓人如其名,朱是赤、红的意思,德是品德的意思。朱德的德行与日月同辉,他的名字也被美国著名作家斯诺解读为“红色的品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