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闇公三本日记 体现“磨灭方休”信念

来源:重庆日报作者:匡丽娜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7-25 16:03

杨闇公旧居 杨闇公旧居供图

“凡是从公众着想,所得者大,若以个人设想,就太狭小了。”

20日(1924年9月20日) 星期六 云 夜雨

不能食固苦,得食亦苦。吾人既生斯世,唯一目的是求怎样解决生活问题,尤其是群众的生活问题,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大使命。不能食时,是本身的苦痛……能食后,自身的苦痛虽减,而想及多数没有解决生活问题的朋友,心内的难过,比不能食时,要强烈数十百倍!唉!病愈了的责任,非奋斗不能达到。食饭是叫我完成这使命的呵!

7日(1924年6月7日) 星期六 晴

我常常说,人们对于利害不可不明,但不可太明。因不明利害,决不能与恶社会奋斗,若太明利害,就生了动辄得咎的毛病,什么事也不能作。并且权[衡]事物轻重的时候,宜从公众着[想]思考,个人的厉[利]害,不要拳拳于心。因凡是从公众着想,所得者大,即使不利,不失为君子,若从个人立身设想,就太狭小了。

7月5日,潼南尖山子。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杨闇公烈士陵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陵园内有一座杨闇公塑像,底座3米,塑像高5米,用红色花岗石雕刻而成。底座上的杨闇公身着长衫,胸前的围巾迎风飘扬,目光凝视前方、炯炯有神。

杨闇公烈士墓后方是一面纪念墓墙,墓墙最上端刻有花纹和日月同辉图案,彰显了杨闇公烈士为人民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墓墙最下端有三个石刻的花圈,寄托了人们对杨闇公烈士的幽幽哀思和殷殷惦念。

“杨闇公的遗体经过三次搬迁。”周勇说,第一次是在1927年4月6日杨闇公牺牲后,他的遗体被暂时存放在重庆江北相国寺;第二次是在1938年,他的父亲杨淮清老人派杨闇公的妻子赵宗楷把他的遗体从重庆相国寺经水路运回潼南双江镇,埋葬在黄家沟枣子湾;第三次就是在1987年,四川省委及重庆市委决定在潼南尖山子新建杨闇公陵园,将他的遗体迁葬到陵园之中。 在杨闇公牺牲后,家人四处打听,终于在浮图关岩下的一块麦地里找到了他的遗体。家人与党内的同志一起将杨闇公的遗体运到江北相国寺,满含悲愤地为烈士整好遗容,并在重庆德国人开的相馆里请了一名师傅拍了两张照片,保存至今。周勇说,照片记录下了他那被毁的容颜和斩断的双手。他1991年第一次看到这两张照片,真是触目惊心。

再往杨闇公陵园东南角走,有一处草坪,远远望去,草坪的造型极像一块马掌上的铁钉。

“这是特意设计的,名叫马掌铁草坪。”杨闇公故里景区负责人杨春说,“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是杨闇公的座右铭,也是他对人生的理解。这一点,在他的日记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翻阅日记,我们可以看到杨闇公是一个一心为革命、大公无私的人。”周勇介绍,1924年1月,杨闇公与吴玉章等人建立中国青年共产党(中国YC团),1925年初,杨闇公解散了筹建的中国青年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组织的领导工作。

“即使在生病的时候,杨闇公也不忘以责任勉励自己,真正达到了废寝忘食、公而忘私的至高境界,直至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周勇介绍,杨闇公身体并不好,有胃病、头痛等症,他依然带病坚持工作。杨闇公曾说:“为了人民的事业一刻都不能松劲,我将来不是病死就是被反动派杀死,革命工作有什么休息可言啊!”

“在杨闇公看来,只有为公众考虑,这种人生才有意义,这和我们今天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一致的。”周勇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