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上旬,山东省委召开紧急会议。省委书记黎玉传达了中共中央及北方局关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指示精神,研究制定了《抗日武装起义十大纲领》和在全省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计划,号召——

“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孙志华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9-07-30 15:57

沂蒙烽火

1937年8月初,卢沟桥抗战枪声打响不久,莒县十字路爱国进步人士谢辉利用其涝坡乡乡长的身份,与张子亮等人组织爱国青年学生、农民,建立“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谢辉任大队长,张子亮任副大队长,这支队伍很快发展到200余人。同年8月上旬,共产党员赵昭和进步教师杨炽晨在临沂县兰陵北大寺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兰陵国民抗敌义勇军”,共150余人。

1937年12月,根据临沂地下党组织指示,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和兰陵国民抗敌义勇军,暂时接受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里元部所属的游击大队番号,成立第三专署保安司令部独立营。共产党员张岗、汪洋、崔介等参加该部,加强对独立营的争取工作。

3月上旬,独立营离开临沂北上到达蒙阴北部的鲁村,迫使营长戴星三交出枪支、公款,礼送离营。张岗等召开军人大会,宣布加入八路军。随后,部队到达淄川与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会合,编为四支队第三团,汪洋、张岗分别任团长、政委,崔介任参谋长。

1938年1月,中共沂水县委在爱国进步人士李贯一的支持下,组建了“沂水县抗日游击第一中队”和“沂水抗日志愿队”。与此同时,莒县“民先”队员郭有邻联络高房乡乡长刘克诚等,组建了高房乡民众抗日自卫团。2月底,沂、莒两县游击队,在沂水县公家疃会合,合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第六大队”,鲁滨任大队长,邵德孚任党代表,李仲林任政治部主任,下辖5个中队和1个特务中队,共500余人。

1938年2月,日军先后占领诸城、日照、莒县等县城。6月,第四支队第六大队进驻莒南垛庄、岳家沟一带,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游击第二支队”,红军干部罗积伟任司令员,吴坤任副司令员,吴瑞林任政委。

8月,省委派景晓村、刘涌来鲁东南,在大店成立鲁东南特委,景晓村任书记。同时,第二支队进行整编,刘涌任司令员,景晓村兼政委,李仲林任政治部主任。部队整编为两个营、1个特务连,共700余人。不久,又成立了莒县独立营和诸城独立营。部队先后在莒县以南的十字路、良店等地,歼灭伪军刘桂堂部200余人。

10月,鲁东南特委在大店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景晓村传达了中央和省委关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有关精神,分析了鲁东南地区的形势,提出了当前的任务。会后,鲁东南特委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莒县、诸城、日照随后建立了县委和基层党组织。

为开辟诸(城)胶(县)边区工作,1938年11月,第二支队在刘涌司令员率领下开赴诸城南部山区,在诸城县独立营的配合下,拔掉了朱解、瓦店两个伪军据点。第二支队随即进驻诸城南部重镇泊里,相继占领了陈家口等海口要地及王家滩以东的大场和小场,从而控制了泊里地区及出海口。

这一系列胜利,扩大了八路军在莒、日、诸边区的影响,队伍迅速扩大。到1938年底,第二支队发展到1000余人,初步开辟了滨海抗日游击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