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震撼心灵的对话与共鸣:寻访志愿军老战士

作者:■安徽卫视新闻联播节目记者 徐梅芳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这些文字是几代人课堂上的诵读,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照亮了几代人。2020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70后,记者终于有幸走近课本里这群最可爱的人,走近历经纷飞战火九死一生的他们,聆听保家卫国的铁血故事、致敬血性铁骨的灵魂,一次次感受着心灵的震撼。从9月到10月,将近60天的时间里,我们安徽卫视新闻联播节目组联动全省市、县台电视同行,寻访、拍摄了100位志愿军老战士。他们中,最年长的100岁,最年轻的也已经84岁了。就在我们的节目制作过程中,9月下旬到桐城寻访过的屡获战功、92岁的疏仁杰老人,带着当年战场上留下的眼伤,与世长辞。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行动,也是一次较为集中的抢救性采访,我们试图通过努力,为这些英雄的历史书写者留下音容笑貌,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口述历史。

缘起:用行动致敬最可爱的人

这次发自心底的创作冲动,源于一则动态消息和由来已久的英雄情结。7月3日早上,上班路上,记者习惯性边走边听前一天晚上的央视《新闻联播》,当听到“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的消息时,心里怦然一动,仿佛心灵深处被敲击了一下,童年的记忆随之潮涌而至:常常,雨打窗棂的午后,父亲开始讲述英雄故事,包括志愿军故事。当时,邻居中有几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其中一位,耳朵被弹片炸伤了。他们的形象,一直是我小小心灵里近在眼前的英雄形象。如今,邻家的英雄们已然过逝,只能生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而对于健在的众多志愿军老战士,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应该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这个节点为契机,通过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为后人留下这些历史书写者的音容笑貌。记者的这个提议,很快获得批准。于是,一个面向全省市、县台启动征集“将被颁授纪念章的志愿军老战士”选题线索的行动全面启动,各市、县台迅速分头对接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9月9日,第一批选题确定,采访拍摄工作随即展开。

目睹亲人阵亡,他没掉一滴眼泪

在芜湖市南陵县,我们见到90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朱茂荣时,已是中午十分。老人家精神矍铄,面色红润,他开门见山告诉记者,当年,20岁的他参加了志愿军:“既是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也是为了精忠报国。”

1950年10月,朱茂荣随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跨过鸭绿江。作为电话员,他和战友经常冒着敌机的轰炸架设电话线。老人比划着说:“敌机十分猖狂,经常从高压线下掠过,我们能清晰地看见飞机上的美国佬。”

敌人的狂轰滥炸,更加激发了朱茂荣和战友们的斗志。为了保证电话连接畅通,朱茂荣在战斗空隙苦练军事技能。他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下,摘掉手套,把两手搓热,赤手练习接线技术。

1952年7月19日,是朱茂荣和战友们最自豪的一天,这天,全团打下敌人3架飞机。 老人说:“我们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国家、为毛主席争了光!”

朱茂荣老人告诉我们,这最自豪的一天,也是自己最难过的一天,因为团里牺牲了一位同志,也是他一起长大一起入朝作战的一位亲人—姑奶奶19岁的孙子。面对亲人的牺牲,朱茂荣没掉一滴眼泪:“哭也没用,哭也哭不活他。心里唯一想的,就是要狠狠打击美国鬼子,让敌人血债血还。” 在入朝作战期间,朱茂荣所在的团打下13架敌机, 他个人也3次立功受奖并火线入党。

70年时光如水,朱茂荣老人至今收藏着抗美援朝的纪念品—一个印着“最可爱的人”五个鲜红大字的搪瓷缸。老人兴奋地指着缸子说:“这是当时赴朝慰问团赠送的纪念品。‘最可爱的人’,是祖国和人民对我们志愿军战士的最高评价、最大褒奖。”

走下抗美援朝战场70年来,这位志愿军老战士心里始终记挂着人民群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最吃紧的时刻,老人主动请战担任社区里的志愿巡查员,为防控疫情发挥余热,并因此被评为2020年9月“安徽好人”。老人说,“疫情期间,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抢救病人,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5位亲人共赴战场

在当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活跃着不少志愿军女战士的身影。70年过去,健在的志愿军女战士少之又少。

一天,我们集中查看各地传送的志愿军女战士素材时,看到马鞍山电视台传送的项杏琴老人的画面时,忽然发现,背景中,有一幅身着军装的遗像挂在客厅,看起来很像志愿军,他们会不会是一对同时入朝作战的夫妻?询问负责前期拍摄的马鞍山电视台记者,他经过迅速核对,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们当即决定再赴马鞍山进行第二次采访和挖掘。

86岁的项杏琴老人,喜欢绣花、养花、练书法。经过座谈采访、吃饭交流、一起翻阅老照片、翻找老物件,一个近乎传奇的故事,抖落掉历史尘埃,走进人们的视野里:这个家庭,两对夫妻、小妹,共5位亲人都曾入朝作战。

1953年3月,16岁的项杏琴随所在部队入朝,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就惊呆这位志愿军女战士:铁路两旁是望不到头的弹坑。当时,团里几名女同志的主要任务是救护伤员。收治伤员的房子依山势而建,这个山沟几间,那个山沟几间。项杏琴和几位女战士不仅白天忙碌,晚上时常还提着马灯翻山越岭去查房、巡诊。在通往病房的羊肠小道上,项杏琴和几位女战士不仅要应对敌袭,还要面对狼群的袭扰。有时,刚刚赶走了狼群,敌机又在夜幕的掩护下飞了过来,随着照明弹照亮夜空,炸弹也倾泻而下。就是在这样危险的环境里,一批批伤病员在项杏琴和战友们的精心护理下,养好了伤病,重新走上战场。

一起入朝作战的还有项杏琴的丈夫高贤德。当时,他是团里的干部处长,因为工作成绩突出,4次荣立三等功。

项杏琴老人自豪地告诉我们,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项杏琳1953年也和她一起随部队赴朝鲜作战。作为战地救护队队员,妹妹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抢修公路。手机视频采访中,项杏琳在南京家里告诉我们:“公路(炸)坏了,部队行动就不方便。为保证公路通畅,我们经常不分昼夜抢修公路。遇到敌机轰炸,我们就到掩体或者坑道里隐蔽,如果没有掩体或者坑道,就就地卧倒。敌机空袭后继续抢修公路。”

与此同时,项杏琴老人的亲家—大女儿的公公婆婆郭贵富、曾肇萱也是志愿军,郭贵富任38军338团1营营长,曾肇萱是团里的文化教员,1950年10月,两人随部队第一批入朝。郭贵富的儿子郭平在南京家中接受记者的视频采访时介绍说:“在一次战斗中,父亲右大腿中部被子弹贯通,但他和战友们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到最后,全营仅剩下他和另外一个战友,但他们仍英勇战斗,最终守住了阵地。”

如今,在项杏琴老人的家里,依然保留着当时的战利品—美国兵的饭盒子。老人说,这是胜利的见证物,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一种纪念。

两个老兵的故事

在休宁县,我们见到了志愿军老战士程存义。一见面,这位93岁的老人,就中气十足地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嘹亮歌声在房间里回荡。当年,他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第15师独立大队机械长,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岁月中,程存义和战友们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做好战斗准备,将头天检修过的飞机再仔细检查。老人介绍说:“冬天我们(凌晨)3点钟起床,开始试验、检查飞机的性能,进行战斗准备。”讲述这些往事时,老人面带微笑,云淡风轻,仿佛说的是别人的故事。在长达3年时间的战斗中。程存义所在的452团2中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程存义也荣立了2次个人三等功。

现居蚌埠市的志愿军老战士庞靖远讲述了自己的故事:1951年初,我军开始加强在朝的高射炮部队力量。当时,庞靖远在所在炮连担任一排排长。

老人面对镜头说:“我们的高炮一直隐蔽着,敌机飞近后,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所有的高炮一齐开火,在空中形成一面火力墙,只要敌机从这面‘火墙’范围内通过,就会被击中,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尝到苦头后,敌机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了,每次来袭击都是匆匆忙忙投下炸弹,就狼狈地逃跑了。”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历时近两个月的采访,对我们来说,既是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难忘体验。作为后人,我们唯有牢记初心、砥砺前行,才能不负前辈们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盼。在此,请允许我们发自内心地向老前辈们道一声:安享晚年、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