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舰巨炮时代:大国海权争霸的利器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航辉 朱磊 王云亮责任编辑:张硕
2015-10-31 03:00

19世纪末,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海权论”的问世以及海上作战方式的新发展,人类海战迈入大舰巨炮时代——

大国海权争霸的利器

导读

上回说到,钢铁战甲使战列舰变身为牢不可破的“海上堡垒”,而弹药性能的跃升又使舰炮变得无坚不摧,人类海战史进入“矛”与“盾”竞相发展的阶段。

19世纪末,美国海权思想家马汉的“海权论”问世,进一步加剧了西方列强围绕装甲与口径的竞争,日德兰海战的爆发则将大舰巨炮主义推向高潮。更大口径、更厚装甲、更快航速,成为这一时期各国海军舰艇发展的主旋律。

“海权论”掀开大舰巨炮时代

19世纪末,以蒸汽机、螺旋桨、船体设计为代表的造船技术日益成熟,一场新的舰艇技术革命蓄势待发。与此同时,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出现新变化,新老列强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日趋激烈。

这一时期,马汉陆续推出了“海权论”三部曲。马汉的“海权论”认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而要夺取制海权就必须建立强大的海军,就要建造装备大口径火炮的重型战舰。在“海权论”的影响下,西方列强围绕制海权的角力逐渐白热化。

1906年,英国海军理想战列舰——“无畏”号横空出世。10门305毫米口径主炮、排水量18000吨、航速21节……“无畏”号战列舰的出现,使同时代其他战列舰瞬间过时,标志着大舰巨炮时代的到来。面对英国的压力,德、美、俄、日等列强不甘落后,纷纷增加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和数量,加强装甲防护,大炮巨舰主义正式步入海战舞台。

与此同时,英国海军根据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对马海战的战场经验,设计出装甲略薄、速度更快的新舰种——战列巡洋舰。无畏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入役,使英国海军实力大增。一战前夕,英、德、法、美、俄、意、日7国海军已装备新一代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200余艘,其中英国占1/3。

大舰巨炮成为海洋主宰

1916年,日德兰海战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被称为“大舰巨炮”的高峰,双方共出动250余艘军舰。结局是,英国主力舰队损失更大,但德国公海舰队从此沦为“要塞舰队”。日德兰海战证明,大口径、重装甲、大吨位是称霸海洋的王道。此后,战列舰的数量、主炮口径的大小成为评价海军实力的主要指标,新一轮的造舰竞赛由此展开。

为遏制恶性竞争,英、美、日、法、意五国于1922年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不得超过3.5万吨,主炮口径不超过406毫米,五国海军主力战舰吨位的比例为5∶5∶3∶1.75∶1.75。此后一段时间,西方列强建造战列舰的冲动有所遏制。

进入20世纪30年代,世界军事强国逐渐打破这个平衡。一是吨位越造越大。二战期间,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战列舰比比皆是,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满载排水量就达到5万吨。二是舰炮口径越来越大。日本“大和”号的主炮口径达460毫米,弹重1200余公斤,爆炸威力惊人。三是装甲防护不断增强。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上甲板全部为50毫米以上装甲,防护甲板就占舰重的40%,两舷装甲厚达320毫米。四是航速越来越快。美国的依阿华级战列舰航速达到史无前例的33节,是世界上最快的战列舰。

“海上堡垒”的悲情谢幕

随着航母、飞机、鱼雷等新型武器装备的出现,海战样式开始从短兵相接向远距离奔袭转变。面对攻击范围达数百海里的航母编队,战列舰目标大、机动慢、射程近的弱点暴露无遗,昔日的“海上堡垒”逐渐沦为航母舰载机的“移动浮靶”。

1941年,日本海军出动6艘航母350多架舰载机偷袭珍珠港,几乎使包括8艘战列舰在内的美军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如果说珍珠港事件只是初露端倪,那么英国“Z舰队”的覆灭则清晰地证明大舰巨炮的光环已渐渐消退。1941年12月10日,日军85架战机仅用2小时,就将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为核心的英国“Z舰队”彻底歼灭。

珍珠港事件后,各国海军纷纷在战列舰上加装高炮和小口径机关炮,但面对蜂拥而至的航母舰载机,这点防空能力形同虚设。1945年4月7日,在冲绳保卫战中,日本海军最后一张王牌“大和”号遭到数百架美军航母舰载机的轮番攻击,这艘超级战舰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大和”号的覆灭,标志着大舰巨炮主宰海洋的历史一去不返。

“大舰巨炮”是“海权论”发展到一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它主宰海洋半个多世纪,最终也成为了时代的匆匆过客。随着航母、舰载机的出现,舰艇的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海战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请看下回分解。

(《解放军报》2015年10月31日 05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