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郑和舰的“变”与“不变”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征鲁 孟建林 马英智责任编辑:王俊
2017-04-27 08:47

1949年11月,新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海军军事学府成立(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时,学员们只能在陆地上训练海上科目,或租借地方货轮、渔船进行航海实习。从那时起,拥有一艘专业训练舰成为每一代年轻海军学员的梦想。

1987年4月27日,远洋航海训练舰——郑和舰“诞生”,至此,我国海军院校没有训练舰的历史宣告结束。

郑和舰的“诞生”,让中国海军在训练舰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在走出国门后成为中国海军闪耀世界的一张名片。

请看《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郑和舰,三十功名育海魂

■刘征鲁 孟建林 马英智

郑和舰全体海军学员合影。刘征鲁

精工出炉,开拓耕海育人新域

早在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开始筹建现代海军时,训练舰作为培养指挥人才、孕育海上战争人才的“先锋”开始走入国人视野。

1949年11月,新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海军军事学府成立(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时,学员们只能在陆地上训练海上科目,或租借地方货轮、渔船进行航海实习。从那时起,拥有一艘专业训练舰成为每一代年轻海军学员的梦想。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充分调研了我国海军院校的实际需要和外国海军训练舰的基本情况后,海军机关精心筹划,组织科研院所、军工部门自主设计航海训练舰,并于1985年在上海开工建造。

经过近两年的建造,1987年4月27日,远洋航海训练舰——郑和舰“诞生”,并以“81”为舷号。

至此,我国海军院校没有训练舰的历史宣告结束。

郑和舰的服役,使海军学员由以往的近海单项航海实习发展为远航综合实习。郑和舰也开启了30年耕海育人的传奇生涯。

在服役之初,郑和舰的性能十分亮眼,满载排水量6000多吨,最大航速21节,最大续航力1万海里,可以在全球绝大多数海域航行,最多可以搭载250多名学员和教员远海实习。

走出国门,打出海军名片

当今各国相继以海军军舰为平台展开军事外交活动。在郑和舰“诞生”前,我国几乎没有能够执行远洋作战任务、代表海军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大型舰艇。

郑和舰的“诞生”,让中国海军在训练舰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在走出国门后成为中国海军闪耀世界的一张名片。

1989年4月,中国海军首次访美,郑和舰首次跨越西太平洋出访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在准备靠港时,美国海军为郑和舰在码头留下了与舰体等长的舰位,并建议使用拖船辅助停靠。时任郑和舰舰长的冯赞枢拒绝了此安排,仅用了3个口令,便让郑和舰干净利落地停靠珍珠港,展现了郑和舰舰体的反应能力和中国海军舰长的精准指挥能力。

2012年,郑和舰开创了中国海军单舰执行环球访问任务的先河。

在历时150多天的航程中,郑和舰先后访问和技术停靠了6大洲的14个国家,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海军强大的远海训练能力,并赢得多国赞誉。

更让人叹服的是郑和舰上的官兵们。他们的高素质给多国海军留下深刻印象。

2012年5月30日,郑和舰访问意大利塔兰托。因处理突发事故,塔兰托海军军区司令乌加奇中将未能现场迎接,但他在办公楼通过高倍望远镜全程观看了郑和舰靠港。

“站坡官兵军容严整,女学员的头发被海风吹到眼前还纹丝不动,中国海军的素质是一流的!”观毕,乌加奇中将评价说。

升级改造,继续奉献十年

30年过去了,郑和舰虽然舰龄偏大,但在历经升级改造后,其综合性能在世界训练舰中仍处于中上水平。

升级改造后的郑和舰,其舰体设计更加合理,舰内空间充裕,适航性能好,学员搭载能力强。舰体设计理念被很多新建造的舰艇继承了下来,例如我国海军某型电子侦察船、我国出口阿尔及利亚的新型训练舰,都借鉴了郑和舰的设计理念。

此外,郑和舰海上训练保障能力也有明显提升。加装的电子海图系统可以显示世界主要海域的基本情况。新增的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可以让身处不同教室的学员同上一堂课。高速光纤的使用令全舰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内部网络,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无纸化办公。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已经在郑和舰上使用多年,成为远海训练导航的关键装备。

为了提升海上生活的质量,郑和舰还加装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在世界绝大多数海域,都能收看中文电视节目,成为缓解海上枯燥乏味生活的不二法宝。配备的新型海水淡化装置,可以每天淡化40多吨海水,保证全体舰员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

此外,为了维护海洋环境,郑和舰还加装了现代化的垃圾焚烧装置,绝大部分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都可以通过高温焚烧处理,从而节约了大笔的垃圾处理费。

目前,郑和舰的动力系统、船体结构、航行系统和保障系统依然可靠,再使用10年也不在话下。

在未来的时间里,郑和舰还将活跃在世界各大洋,扛起我国海军人才培养大业的鲜亮旗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