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未来大国博弈的高边疆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谢洋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7-10-07 21:31

太空,未来大国博弈的高边疆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谢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017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五,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同时,今年的10月4日,也是人类从事太空活动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60年前的今天,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闯入太空,瞬间将人类头顶那古老的寂静打破,由此拉开了人类太空时代的帷幕。浩瀚的星河,寄托了人类浪漫的迷思。深邃、静谧的无垠太空,千百年来曾高悬穹顶,不可接近。然而,短短百年的科技,一颗颗俯视大地的卫星凝成绕地环行的“星座”。“边疆”追随火箭,向着高空无限蔓延。随着地缘政治竞争在太空领域的延伸,这片“无主之地”渐渐成为群雄逐鹿的焦点。

现今在莫斯科航天博物馆展出的“斯普特尼克”号全尺寸模型(法新社)

早在50多年前,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就预言:“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 俄罗斯则称“优先发展空间信息支援系统 ,确保有效地支持部队行动,是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战略稳定所必须的”。杜黑在《制空权》里有一句名言:在空中被击败,就是战败。现在我们则可以说,未来,在太空被击败,就是永远的失败。

那么,太空是如何发展为美、俄等国维护国家利益所必须关注和占据的战略“制高点”?如今各国是怎样夺取和守住这新时代的“高边疆”?太空战对未来作战有什么影响?

一、历史回顾

空间技术同其他科学技术发展一样,其最新成果也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冷战时期,激烈的太空竞赛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展开,你争我夺、此起彼伏,极大地推动了以军事为核心的太空科技发展。据俄罗斯《莫斯科时报》网站2014年11月18日发表题为《苏联让人惊掉下巴的五大军用太空项目》的报道称,当时苏联的五大太空项目分别是R-7洲际弹道导弹、“神风”卫星、米格-105“螺旋”、“钻石”空间站和“极地号”战斗空间站,并从60年代初就制定和实施“太空防御计划”,到70年代末,相继实验成功了天基激光武器、共轨拦截器以及截击卫星等一系列太空武器,起步早发展快成效高。美苏争霸第三阶段,与苏联针锋相对的美国也于1982年提出了“高边疆战略”,第一次将太空安全与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形成集政治、军事、技术、经济为一体的总体战略。1983年,里根政府推出“星球大战”计划,提出建立多层导弹拦截系统,全面发展太空武器,极大拉动了美国国防科技发展,为此后其军事称霸奠定了重要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航天技术在开发和应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航天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活动逐步从探索实验阶段过渡到实际应用阶段,进而进入争夺控制阶段。一些发达国家逐步拓展航天器的攻防性能,并成立相应的军事航天机构和部队。如美军1985年9月成立联合航天司令部,正式组建军事机关和航天部队,以统一军事行动。俄罗斯2001年从属于战略火箭军的军事航天部队和太空导弹防御部队抽调出部分力量,构成一个新的独立兵种——太空部队。

二、现实存在

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和空间武器的出现,空间作战正在从传统的信息支援向空间攻防对抗和天基对地打击方向发展,加快形成信息、火力、机动三位一体,战略、战役、战术全面覆盖的独立体系,有力促进了空间力量的发展,推动了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如今,美国凭借太空科技优势,欲构筑全球战略关键基石;俄罗斯欲抢占“制天权”,率先发展空天军事力量;印度进军太空,斥巨资打造空间堡垒;日本则虎视眈眈,从法律上突破限制,野心勃勃。

美俄两国都已经进行了一系列争夺太空战场的攻防技术试验和演习,最为著名的便是由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所属的“空间创新与发展中心(SIDC)”组织实施的“施里弗”系列演习。虽然太空作战演习一直饱受争议,涉嫌引起新一轮军备竞赛,但是美军仍一直在进行,演习的内容逐步系统化。演习从最初的验证先进的太空技术,发展为探索政策、策略问题及外交、经济、军事和情报活动,也越来越深入到太空和网络电磁空间中,影响着美军及其盟国的太空作战能力。太空的争夺由原来的和平开发与利用竞争,转变为以军事对抗为主要手段的占领与控制。虽然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战还没有发生,但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来看,太空已成为继陆、海、空战场之后又一个新的重要战场。

“十二五”期间中国战略高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有力提升了国家竞争力,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嫦娥探月“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实现太空对接,天舟货运飞船成功向太空“送快递”,突破关键性技术,未来几年我国或将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太空站的国家。而成功发射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更是可能从根本上、永久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应用也广泛服务于测绘、城建、水利、交通、旅游和应急救灾等领域,北斗三号全球定位系统正式启动建设。一个蓬勃发展的航天大国正在崛起,向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奋勇进发!

中国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征服太空的道路,中国始终将和平利用太空作为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在中国政府每年例行发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明确指出,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一再申明和平发展的原则,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三、未来太空

近年来,美国X-37B空天飞机和多种型号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被认为是未来太空战斗机的雏形。可以在1小时内打击任何地面防御体系,对任何国家现有的防空能力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噩梦。空天飞机甚至尚在论证研究的“空天母舰”这种未来太空作战的“超级明星”的出现及大量运用将对未来战争产生深刻的影响,未来战争将面貌一新。早在2007年6月,美国空中作战司令部就为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演习——“空天母舰”扮演主角的未来全球战争。在假想的演习中,“敌国”的核导弹准备就绪即将发射的一刹那,在地球亚轨道上游弋的美国“空天母舰”释放出太空战斗机,在短短5分钟内就向对手投射了精确制导炸弹,准确地摧毁了它们的地下指挥所、地面防空火炮阵地、核导弹发射场的控制中心等目标。经过这群“开路先锋”的“狂轰滥炸”,美空军常规战机随后不间断地突入“敌国”上空,刹那间就取得了制空权。

空间攻防武器的发展与成熟使得太空必将成为未来作战名副其实的主战场。维护战略威慑中的太空、反导和核武系统的互动稳定,促进太空军备控制的安全战略沟通,加强太空复合相互依存中的多元领导与有效协调,既事关太空和平与国际安全,也是大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必然选择。

中国一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坚决反对太空军备竞赛和太空军事化。但是也必须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面对日益激烈的太空竞争,中国要有效维护自身安全,不能“自废武功”,要防患于未然,切实提高防范太空空袭的能力,利用我国现有的航天技术,大力发展各种民用通信、导航、探测、气象等卫星和宇宙飞船等航天器,防御来自太空的打击。只有在太空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维护国家的太空安全,否则国家主权的“高边疆”就会失防,国家安全防务就会出现漏洞。因此,进军太空,维护太空安全,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我们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决定我国发展未来的重大战略。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

60年太空发展历史和国际风云变幻充分证明:强国必铸强于太空,强军须争胜于太空。我们曾错过大海,绝不能再忘却星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