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爸爸、儿子……一起聆听三代工兵的军旅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王俊 张诗梦责任编辑:姬彩红
2019-10-09 15:38

三代合影(从左至右:管宗礼、管泰然、管序东)

一把“工兵铲”,三代传承

“装车!”

对讲机里命令刚下达,后方快反组迅速跃出车厢,奔赴预定警戒地域。

铲车后方的排气管霎时升起一股浓烟,沙地上随即发出“咔嚓咔嚓”的碾压声。等待装载的三台大翻,威风凛凛地昂首向天。起土,抬臂,转向,当一铲车红土“轰”的一声卸载完毕。巨大的红色烟尘,“噗”的一下糊满了铲车的挡风玻璃。

拉杆,给油,转向,操作手麻利的动作,使铲车又乖乖地退回到原地,伸展长臂捧起下一堆红土。几铲过后,排头的大翻就被结结实实地装满了。

“走起!”得到命令,头车缓缓启动。

这是为孟加拉河运连平整场地的第一天,战友们耳根后的汗水和沙地上的热浪留在了维和战士管泰然的日记中。

维和日记封面。

113篇9万余字的日记,记载了他和战友们在马里8个月,242个昼夜,5808个小时的点点滴滴。管泰然作为第二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的一名战士,除了忍受四五十度的高温,还要面对恐怖袭击、蚊虫叮咬、沙暴威胁、埃博拉疫情……

由于出色完成任务,管泰然被部队表彰为“新四有”革命军人标兵,荣立一等功。

困难重重,危机四伏,但当记者问他当时是否害怕时,管泰然斩钉截铁地说:“不害怕。”

哪里来的勇气呢?也许,这还要追溯到他入伍成为工兵的初心,“寻英雄足迹,当打仗士兵,圆家族夙愿!”身为工兵,代表祖国走出国门是爸爸和爷爷的愿望,这愿望里,没有危险,只有荣耀。

管泰然生于“工兵世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当先锋、敢打头阵”,这是工兵的使命和责任,一直在三代人之间传承着,实践着。

爷爷管宗礼,小时候家住丹东农村,上空盘旋的敌机、担架上的伤病员、趴在壕沟里瑟瑟发抖的身体,这些画面深深印在管宗礼的记忆中。那时起他就决定当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

1957年12月,管宗礼入伍,一开始在本溪的一个山沟里当仓库保管员,负责保管地雷、炸药、排雷等物品。回想起兵之初,管宗礼的声音激动起来,手不断拍打大腿:“当时干得可认真了!领导非常满意。”调去工兵团后,条件更艰苦了,黑龙江山区的潇潇风雪铺天盖地,草原上如影随形的蚊子可以钻进防护帽咬人。即便如此,管宗礼和战友们发扬“白龙马精神”,甘做革命骏马,把革命驮向胜利,一年时间就摘掉单位建设的后进帽子,戴上国防施工先进团的桂冠。

管宗礼深知工兵工作的艰险和辛苦,但1985年底,他依然决定把儿子管序东送到工兵部队。“小时候父亲就带我回老家看从前艰苦的生活环境,给我讲旧社会的苦。还有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历史、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的无畏英雄气概。放假的时候,我还去过到父亲的部队看望父亲,和官兵们一起挖地基。”管序东说,“我对工兵的工作太熟悉了,可以说耳濡目染,选择当兵就是源于对部队的热爱”。

入伍34年,13个岗位工作,都曾有管序东奋斗的身影。“基层连队、营、团的主官基本都干过”。“干什么就要干好什么”每到一个新岗位,管序东就会这样要求自己。浸透汗水的芽儿终会开出成功的花,他在担任连队指导员的时候,带领战友们获得建连以来第一次集体三等功,担任团政委期间团里又立集体二等功。

工兵的责任和使命已经流淌在管家三代的血液中,“我们身上肯定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三代的传承,是三代共同选择的道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