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谈兵论剑>>正文

刘杰:中日海军战略差异决定甲午战局

来源:参考消息网责任编辑:刘航2014-03-14 08:48

甲午战争期间,清军海陆军之间始终缺乏配合,如日军在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登陆时,北洋海军均未对其进行袭扰。图为1895年1月日军在荣成湾登陆。(资料图)

在“如何运用海军”上不同

如何运用海军,其实即海军战略方针,是指导海上战争准备与实施的行动纲领。海军作战指导方针的理论核心实质上是制海权问题,而能否夺取制海权,取决于能否采取攻势。甲午战争中,日方运用的是积极的海上进攻战略方针,中方采取的是消极的近岸防御战略方针。战略方针的不同决定了制海权的归属,进而也决定了战争胜负的归属。

晚清政府对夺取制海权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认识。包括北洋大臣李鸿章所设想的海军战略只是建立在“守”字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即专“防敌兵沿海登岸”,实际上仍未跳出纯海岸守口主义的窠臼。消极的“保船”思想成为海军作战的指导方针。在此情况下,根本谈不上夺取制海权了。

日本在大力发展海军的同时,对制海权的认识也有争议的过程。在挑起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参谋本部以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中将为代表的“陆军万能”论者轻视海军的作用及制海权的重要性。最先提出海权问题的是海军省主事山本权兵卫,他在列席内阁会议时,反驳“陆军万能”论,并提出夺取制海权的“海军所应取之方略”。其建议受到日本首脑的高度重视。参谋本部据此制定了所谓“作战大方针”:第一,如海战大胜,掌握了黄海制海权,陆军则长驱直入北京;第二,如海战胜负未决,陆军则固守平壤,舰队维护朝鲜海峡的制海权,从事陆军增遣队的运输工作;第三,如舰队受挫,制海权归于中国,陆军则全部撤离朝鲜,海军守卫沿海。以争取实现第一项为基本战略方针。整个“作战大方针”表明,决定这场战争命运的关键,首先取决于海军作战的胜负和制海权之争夺。

甲午战争尚未打起来,仅从双方战略方针的制定来看,胜负似乎已见分晓了。

多重原因造成战略差异

军事战略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地缘环境、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基本国策、军事思想和海洋观念等诸多社会历史因素,造成了中日海军战略发展中的历史差异。

例如,忽视军事理论的研究、缺乏先进军事理论的指导,是晚清海军军事战略落后,乃至甲午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的“师夷”是被列强侵略逼出来的,不是自觉的。清朝当权者只想学习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未想学习西方的制度和理论,包括先进军事理论。甲午战争前后,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的制海权理论已风靡欧美及日本,而清朝统治者却不知马汉为何人、海权论为何物。

反观日本,明治维新后,在“文明开化”国策引导下,日本在大力发展海军的同时,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尤其是英美的海战理论。特别是马汉的名著《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于1890年出版后很快被日本译出,对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战略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日本以马汉的海权学说为指导,结合日本的国情军情和海战实践,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制海权理论及海军战略。

甲午一战,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却可以为当今中国海军战略发展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不懈地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不断提高海军以“打赢”能力为核心的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二是必须建设一支积极防御的海军,根据海军使命任务和军事能力的发展,适时调整海军战略。

三是必须建设一支“创新型”海军,根据建设信息化海军、打赢信息化海战的目标,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四是必须建设一支先进理论武装的海军,根据时代要求、紧贴历史使命,积极推进海军战略理论创新发展。

五是必须建设一支时刻准备打仗的海军,根据周边环境和海上安全形势的变化,不断深化强化军事斗争准备。

(作者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