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专家呼吁建国家军人公墓

来源:京华时报作者:商西责任编辑:刘航
2014-03-31 11:24

盼DNA鉴别遗骸身份

“爸爸,你回来了吗?”李树人烈士的女儿李海放哽咽说道,无论这次回国的遗骸中有没有自己的父亲,都是当年和父亲在同一战场共同作战的战友,都是“我们的亲人”。

“我们怀念爸爸,纪念爸爸,可到底哪个是爸爸?难道政府不应该用高科技的DNA鉴别手段,还他一个真实的身份吗?”李海放说,还有千千万万父亲的战友躺在朝鲜和韩国的土地上,他们的亲人同样盼着他们回家。

来自山西太原的韩晓燕,留下了父亲的一缕头发,只为将来能用作DNA比对,找到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伯父,了却父亲生前的心愿。

康明的父亲牺牲在“三八线”附近朝鲜境内,并被就地安葬。“最初规格很高,有纪念亭,有墓碑,我父亲的墓编号1号墓”,而上世纪70年代后,墓地被移位、合葬,康明为寻找父亲坟墓的下落给使馆写信,终于得到回复说陵园还在,但已非当年的样子,没了墓碑,甚至没有合葬者的名单,这些烈士遗骸来自哪里,究竟是谁,难以辨认。

因为父亲墓地所在之处不被允许前往,赴朝鲜悼念父亲仍然是康明一个难以企及的愿望。他只能一遍遍上网打开地图,寻找、凝视父亲坟墓所在的地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