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深思战与和的辩证法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冯 潜责任编辑:张婷2014-09-30 04:27

深思战与和的辩证法

■冯 潜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习主席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交汇点,以深沉忧患和深远洞见,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作出新的哲学概括。

《孙子兵法》指出,战争制胜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然而古今中外,“不战”莫不以“能战”为基础。战国时期,楚国造云梯将攻打宋国,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九次推演大败公输盘,迫使楚王放弃攻宋图谋。二战前期,苏军在诺门罕一战痛击日本关东军,使其彻底放弃“北进”企图,自此苏联东线无战事,即使后来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日军也不敢与之配合。中欧小国瑞士,四周强国环伺,却几百年保持中立而免遭战火,两次世界大战都毫发未损,纳粹德国曾3次准备入侵,每次让希特勒放弃计划的,不是瑞士著名的中立政策,而是全民皆兵的国防能力。

毛泽东早就断言:“世界上的事情总是那样,你准备不好,敌人就来了;你准备好了,敌人反而不敢来。”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要想生生不息、繁荣发展,就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打仗的准备越充分,离战争的可能就越远。只要我们有“时刻准备着”的忧患意识,有战胜强敌、敢于亮剑的决心意志,有让对手心惊胆战的作战能力,无论是单个强敌,还是联盟对手就都会望而却步,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就一定能够得到保证。

紧盯形势抓战备是关键。当前,世界局势云谲波诡,持续动荡。一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千方百计进行遏制和围堵。面对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我们只有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清“战争就在眼前、战场就在身边、备战就在今天”,才能自觉行动做好战备工作。要时刻牢记打仗之责、绷紧战斗之弦、大兴备战之风,坚持形势任务常讲、战备教育常抓、战斗精神常育,不断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和“任期内打仗、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按照打仗的要求抓战备、搞训练、谋打赢,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拿得下。

紧跟任务搞锤炼是根本。近年来,军队抢险救灾时的雷霆突击、爱民扶贫时的慨然担当、维稳维和时的义无反顾,已经向世人全面展示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遏制战争,应对战争,就是要通过平时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凸显军魂,彰显军威,就是要以为国而备的荣誉感和枕戈待旦的使命感,投身军事斗争准备实践,真正确保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胜之以最小代价,从而达到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紧贴使命强本领是核心。丘吉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而战争没有爆发,我们失去的可能只是黄金。但如果我们事先没有做好准备而战争突然爆发了,我们失去的将是整个国家。”事先做好准备靠什么?归根结底靠本领、靠作为。每一名官兵只要始终保持“脑子里有任务,眼睛里有敌人,肩膀上有责任,胸膛里有激情”,舍得为使命燃烧生命,为胜利进行“寂寞长跑”,切实把精武当主业、把打仗当专业、把当兵当事业,锻造好硬本领,锤炼好真功夫,就一定会掌握决胜未来战场的根本,提升不战而胜的底气和实力。

(《解放军报》2014年9月30日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