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技术敏感与创新弹性

——从二战德军“闪击战”得失说起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西成责任编辑:张婷2014-09-30 04:36

技术敏感与创新弹性

——从二战德军“闪击战”得失说起

■张西成

二战前,希特勒德国出于侵略扩张需要,以足够的技术敏感,率先启动以“闪击战”理论为标志的军队改革,但战争最终还是败了。败因何在?除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外,当然也与“闪击战”的运用有关。

“闪击战”的真谛是利用坦克集群的时效攻击,以时间换空间。也就是说,“闪击战”的效果与时间成正比,与空间成反比。在时间上占优势的军队,可以闪击在空间上处于劣势的国家;但是遇到在空间上占优势的对手,闪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希特勒把“闪击战”当万能,用闪击荷兰、比利时的方法来闪击地跨欧亚两洲的苏联,就有些力不从心,因为“苏联的皮比象皮还厚,德军的子弹没有法子一枪戳穿其心脏”。

“闪击战”是基于装甲部队的集中使用。然而,谁有动用装甲部队的批准权?答案是,希特勒一手遮天。正是这种缺乏弹性、并不适合坦克技术特点的组织方式,为其诺曼底决战失利埋下了伏笔。当时面对盟军即将抢滩上陆,德军守将请示用两个精锐装甲师反击,可希特勒回答说要看一看形势发展再定。这“看一看”不打紧,错过了最佳的反击时机,让立足未稳的盟军站稳了脚跟。事后隆美尔讲:最初的24小时内,发生了决定性的延迟。

正所谓“成也闪击战,败也闪击战”。对于德军的败北后人多有论述,其中一位专家的“弹性说”似乎一针见血:“一个用心的敌人会对一成不变的作战方法予以迎头痛击。德国在1939至1945年的战争方式,在作战和战术观念上显得极为欠缺弹性,这意味着俄国人甚至英国人虽然吃尽了苦头,但终究学会了如何妥善对付他。”换句话说,德国创造“闪击战”,是因为对坦克保持了足够的技术敏感,而“闪击战”一度的辉煌,却又蒙蔽了德军发现和利用新技术的慧眼,失去了创新的弹性。作为西欧战场对德作战的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也在回忆录中说,影响战争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盟军所具备的“弹性”作战能力,新技术新武器及与之相伴随的新理念不断应用于战场。

弹性,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借用到战略指导和作战行动上,就是不拘泥于一格,不固守于一端,不呆板于一法,而是因地制宜,因势施策。就其表现形态而言,它讲求的是“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统一,“规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程式化”与“非线式”的统一。就其根源来说,保持技术手段上的敏感非常重要。因为某种意义上,现代战争手段都离不开先进技术要素,离开对技术的敏感有时就意味着丧失了对创新的敏感。

当今时代,战争将变向何处?某种程度上讲会变得更加难以想像,更加捉摸不定,因而有专家预言:技术敏感性愈强、灵活性愈强的军队,应变力、制胜力就愈高。目前,我军正在探索联合作战指挥和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立崭新的指挥模式来发挥诸军兵种整体威力必不可少,但如何借助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弹性、韧性和灵敏性,保持高效的快速反应能力也不容忽视。从这些年的实战演习和处置突发情况看,本来是要规范决策程序、加强统一行动,却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一级一级上报,等到上级命令沿原路返回,战场情况早已发生了变化。此等指挥显然忘记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理应纳入加以改革。

“一进入战区,你会发现,作战命令或指挥官的意图,赶不上战场态势的变化。”这是一位经历过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军人的真实感受。对我军各级指挥员来说,少些教条和呆板,多些技术敏感,多些行动中的弹性和张力,将来打仗必能收获更多胜果。

(《解放军报》2014年9月30日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