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培育依法治军的深厚土壤 推进新征程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戎贵卿责任编辑:吴昊2014-10-28 01:05

(原标题:培育依法治军的深厚土壤)

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离不开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强国重在奉法治,强军贵在兴法治。”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构筑起无比厚实的法治土壤,推进依法治军的新征程。

夯实强军之基重在培育深厚的法治土壤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没有良好的环境风尚,再好的强军种子也不可能结出硕大甜美的果实。没有良好的法治土壤,建设法治军队、固牢强军之基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

法治土壤滋养法治意识。受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法治环境、兵员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一些官兵法治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缺乏法律信仰,这是导致违法乱纪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法治土壤,有助于官兵把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标准,做到观念里有法、工作中讲法、用权时依法,养成信法、用法、守法、合法的好习惯。

法治土壤培养法制权威。良好的法治土壤可以消解人情观念、圈子文化等传统思维定势的不良影响,自觉把遵章守纪作为诫令准则,遏制权大于法、言胜于法、情超于法等错误思想,做到时时敬畏法度,事事依法实施,处处令行禁止。

法治土壤净化环境风尚。良好的法治土壤,可以防范“官本位”思想的蔓延,自觉把依据法规作为一种原则来坚持,把维护法规作为一种责任来履行,把遵守法规作为一种习惯来养成,把贯彻法规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严格遵循规律规则和法定程序,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并承担法律责任。

法治土壤消解腐败温床。腐败问题的出现虽然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但深层次还是法治土壤不好,没有在纠治腐败上发挥应有功能。良好的法治土壤,可以映照出违法行为和腐败漏洞,更可以凝聚反腐正能量,堵住腐败缝隙,使腐败现象没有滋生空间。

拓土筑基,在破除陈规陋习中树立法治理念

法治建设好比种田,不主动播种法治理念,就会杂草丛生。固牢强军之基,贵在解决好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中的随意性、浅表化、变异性等问题,增强依法开展和指导工作的理念与定力。

突破“人治惯性”这个核心障碍。当前,想事不看法规要求看领导好恶脸色,遇事不先找法而找关系,办事不看法规怎么定而看过去怎么干,一任班子一套规,一个主官一个令,习惯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罚代法等违背法治精神的不良现象,在一些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部队正规化建设质量。改变这些现象,必须让“法”回归治军主导地位,跳出人治的传统窠臼,使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官兵自觉,防止把制度当“摆设”和“弹簧”,选择性落实、随意性取舍。

校正“行不依法”这个重要偏差。目前,有的部队抓工作不善于依靠法规统揽,不能从法定的工作职能和法规制度出发谋划建设,靠突击式、运动式抓,把握不住任务的轻重缓急,导致机关忙乱、基层乱忙,疲于应付;有的受领导注意力转移、工作任务变换等影响,干工作热衷于随领导意志改变而改变,工作不遵法,办事不依法,破坏部队建设的规范性。改变这些现象,必须强化法治建设理念,依法规范用权、依法科学决策、依法对下指导、依法按纲抓建,使部队建设遵循按纲建设、依法运转、照章办事的正确轨道。

解决“特权思想”这个隐蔽错位。当前有的单位习惯把“长官意志”凌驾于“法治意志”之上,把“人情”摆在原则前面,把党性放在“关系”后面;习惯于拿着电筒照别人,严下不严上、严兵不严官、严人不严己,等等。“特权思想”衍生“双重”标准,令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发生偏移错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