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强军论坛(观点)>>正文

把兵卒精神像传家宝一样代代相传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志远责任编辑:黄杨海2014-11-01 05:04

永葆兵卒精神

■李志远

近日,读到一篇题为《兵卒人生》的文章,从中国象棋兵卒的忠于职守、默默奉献、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绝不后退,说到人生如棋,又说到兵卒精神,耐人寻味。

那么,何为兵卒精神呢?该文称,“兵卒精神是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兵卒精神是吃苦耐劳、团结奋斗的精神;兵卒精神是安于平凡、不贪不占、默默奉献的精神。”此言诚哉,读来引人浮想联翩。

无疑,兵卒精神是我党我军的宗旨和使命所决定的,是“能打仗、打胜仗”所必需的,是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同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可或缺的。可见,兵卒精神崇高而可贵,我们理当倾心珍视,像传家宝一样代代相传,继承发扬。

上世纪60年代,一位意大利记者曾问朱德:“您想在您身后留下什么样的名誉?”他淡然地回答:“一个合格的老兵足矣。”朱德之所以如此回答,是因为他念念不忘“我是一个兵”,对士兵满怀深情,兵卒精神在他身上一直光彩熠熠。

另一位革命先辈徐特立,曾在《学习朱总司令》一文中说:“他的作风,他的一切生活,完全不像一个统帅百万军队的总司令,只像一个普通的兵。”事实正是如此。他像一个普通的兵,这在“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中已有生动体现。早在井冈山时期,朱总司令坚持和士兵一样参加劳动,运送物资,共度时艰。他从来不搞特殊化。1937年,他远在四川老家的两位80岁母亲(一位生母,一位养母),因饥荒而难以度日,便向在外地“做大官”的儿子求助。这位总司令却身无分文,为区区200元钱而日夜发愁,无奈之下,只得向一位同乡好友写信求助……可以说,朱老总自始至终是个兵,是个合格的兵,洋溢着兵卒精神。能做到这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因为,他心里一直装着党、国家和人民。

朱老总的兵卒精神,赢得了亿万人民的由衷敬仰。同时也昭示我们的领导干部,兵卒精神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无论职务高低,也无论身居何时何地,都应继承发扬兵卒精神。可喜的是,多数人不忘使命、不失本色,交出满意答卷。尤其是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诸如焦裕禄、孔繁森、朱伯儒、李国安等等。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人们携手前进,团结奋斗,共建我们的和谐家园。毋庸讳言的是,也总会有个别害群之马,离经叛道,丢掉兵卒精神,严重脱离群众,走向了反面。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应当承认,有些人也曾具有兵卒精神,但后来由于解除思想武装等原因,却得而复失,以至陷入泥淖,不能自拔。看来,永葆兵卒精神,贵在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