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塑造官兵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肖飞 张殷博 刘佩俊责任编辑:吕欣彤
2015-05-11 06:16

在增强阵地意识中牢牢掌握话语权

随着我国日益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不同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对群众的争夺更加激烈,不同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博弈更加激烈。与会专家谈到,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变革同步,东西方文化思想相互交锋交融,在意识形态上呈现多场域喧腾的景象,理论宣传战线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

宣传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习主席深刻指出,宣传思想部门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近年来,军队新闻媒体精心组织撰写理论文章,对所谓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了态度坚决、行之有效的理论批驳,针对改革开放、纠治“四风”、军队反腐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力透纸背的释疑解惑,推出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与会专家认为,军队新闻媒体带着对真理的信仰,理论热点善讲,重大问题敢抓,错误思潮深批,用信仰传递信仰,用灵魂触动灵魂,以清晰的方向感、权威的指导性和深刻的洞察力,形成了广泛影响力,充分体现出军事理论宣传的战斗性。

理论是时代的先导,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与会专家强调,只有始终聚焦时代之问、始终强化观点引路、始终追求深度思想碰撞,理论宣传才能当好说理的利器、传媒的刀锋,真正掌握多元舆论场中的话语主导权。面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新军事变革下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面临障碍与挑战,面对复杂舆论格局下涉军负面舆情突发频发,军队媒体的理论宣传必须强化问题导向,敢于开展观点交锋,不断增强指导性和针对性,深度回应官兵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帮助官兵消除思想认识误区,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

在创新宣传形式中提高话语魅力

宣传思想工作要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等各类媒体深度融合,对受众实施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海量信息传播,不仅使媒体传播方式充分拓展,而且使传媒竞争更加激烈。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迫切要求理论宣传真正“走心”,在说服人、感染人、吸引人、打动人上实现新突破。

军队新闻媒体近年来着力追求个性化表达,注重追踪前沿话题,推出了一批风格各异、情辞兼美的作品,形成立体化评论触角和多声部评论强音,做到了主流话语、多彩表达。与会专家认为,军队新闻媒体近年来的宣传实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启示借鉴:一是创造性表达,做有亮度的评论。针对热点焦点话题,选题立意突出大视野、大情怀,力求不落俗套,讲出时代新意。二是形象化表达,做有温度的评论。多用比喻、善用典故,以感性灵动、文采飞扬的抒写,在理论与受众之间架起理解和接受的桥梁,使评论既有态度又有温度、既有意义又有意思。三是多样化表达,做有宽度的评论。开通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重要评论,借船出海形成舆论叠加合力,让军媒正能量释放在更广阔的网络和社会空间。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与会专家认为,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传播生态,必须牢牢遵循习主席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指示,善于运用新兴媒体手段,坚持不懈改进文风,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吸引人,用接地气的事例说服人,用朴实凝练的道理启迪人。大家表示,理论宣传要多一些来自实践、生动形象的语言,少一些空话套话大话;多一些真知灼见的深刻认识,少一些照搬照套理论的观点;多一些平等待人、循循善诱的议论,少一些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说教。只有真正把受众作为理论宣传的中心,不断增强与受众的深度互动,努力创新宣传形式,才能增强军队新闻媒体理论宣传的公信力、影响力。

(《解放军报》2015年5月11日 06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