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重在知“礼”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牛晨斐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4-25 10:20

也谈读书

——读书重在知“礼”

■牛晨斐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圈住了读书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又把读书圈入了投资与回报的“利益”范畴。民间却有俗语说,三种人不能读书:其一,钻进书本里出不来的人不能读书;其二,读了书做坏事的人不能读书;其三,天赋过高的人不能读书。笔者以为,读书,最重要的便是识礼。

孔子将社会动荡、战乱的原因归结为“礼乐崩坏”,儒家将人的基本品质归结为“仁义礼智信”。“礼”,即是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社会层面,一是个人层面。于大处,事关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升、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于小处,事关一个人懂不懂礼貌、讲不讲礼仪、知不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

那么,“礼”又是什么呢?抛开繁杂的古语与旧时代的糟粕,“礼”,就是道德修养与文明素质。诚然,支撑现代文明不断推进的首要力量是科技进步。但是,归根结底,科技是由人来掌握的。人如果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不够,现代化文明的建设早晚会毁于一旦。

这并非危言耸听,有许多案例可佐证。我们的许多城市,没有毁于战火,而是受损于“建设”,因物欲横流而致的无休止开发屡见不鲜;我们的许多干部,没有在创业的艰辛中倒下,而是在糖衣炮弹的侵蚀中腐化;我们的国家形象,没有因为高速发展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尊敬,反而被一些素质低下的国人的不文明行为所损害……

文明素养的培育、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最能达到这一点的就是读书。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因人而异,并不一定要字斟句酌,也无需给自己制定什么规划方略,各类的文章都可以看,精读也好略读也罢,能有所的得即是进益。这种进益,可以是知识的获得,可以是精神的愉悦,也可以是内心的批判。

关于人的事情,必须从娃娃抓起。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书籍受到重视,是一个好的现象。老师和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培育孩子们的礼仪常识和国学知识。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华丽瑰宝,对于增强民族自觉意识、提升民族自信心、净化人的心灵都有积极作用。

识礼,小关个人大关社稷。“不学礼,无以立”——个人立身于世上,国家立足于世界。汇小流以成江海,每个个人文明素养的提升,造就的是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

以“礼”而立,不正是立身、立国之本?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