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建议稳固一个行业。爱国侨领陈嘉庚这段往事,鲜有人提及。
陈嘉庚生前曾经以华侨领袖身份,在1940年、1949年和1955年三次赴全国各地考察。1955年8月,已经82岁的他到海南岛考察橡胶园,事后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要除尽杂草和白蚁,且谨防蔓延繁殖。恶草会把胶树缠死,白蚁会把胶树蛀倒。二是每亩地栽植橡胶以25株为宜,过密、过稀都不好。三是不得提早割胶,提早割胶害处多。这些建议受到各级重视和采纳,对海南岛橡胶垦殖业发展很有帮助。
陈嘉庚与中共之间的良好互信与有效沟通,由此可见一斑。
水有源,树有根。抗战艰难岁月,陈嘉庚两次赴宴,在他看来,毛泽东1块5的招待远胜过蒋介石的800块宴请,且陈嘉庚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后来,他给延安送来两辆轿车,毛泽东自己一辆不留,一辆给了朱总司令,另一辆则给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老”专用。陈嘉庚得知后,对共产党人更是敬佩有加。
陈嘉庚对国共两党的评价和取舍,对今天的政商关系何尝不是一种启示呢!
商者无域,诚者无疆。我们党历来对爱国商人格外敬重,充分发挥他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殊作用。对那些尽管自身虽有一定局限,但能代表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商人,同样给予特殊关爱。
譬如,“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曾三次“落难”,邓小平的高度肯定和有意保护,无异于“及时雨”,让他免于灭顶之灾。
令人遗憾的是,前些年政商关系出现错位,我们党开创的良好政商关系传统被破坏。在资源红利面前,一些官员包括高官的人生观开始倾斜,部分商人价值观出现偏移。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盛行,商业秩序被破坏,社会风气遭毒化。人民群众对此十分痛恨。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阐述当官发财“两条道”的理念和主张,备受各方关注,引发各方热议和强烈共鸣。政商关系开始回归正常。
在反腐向纵深推进之际,又一种不健康苗头出现了。一些官员不敢与民营企业家交往,拒商、远商、避商、怕商,担心瓜田李下说不清,更有甚者对企业“软拒绝”:不吃、不拿、也不干。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用“亲”“清”二字概括了新型政商关系。许多商界大佬称之为“定心丸”“定盘星”和“压舱石”。其实,早在2005年,习近平担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之时,就曾针对有些地方和媒体称浙商为“炒家”的问题,给予正面回应和澄清。
如果说,当官发财“两条道”是给官员们立规矩、划边界,那么“亲”和“清”则是为正确处理政商关系指明方向、传授要诀。经验可资借鉴,教训堪为镜鉴:只亲不清则勾肩搭背,难免陷入腐败的泥淖;只清不亲则易疏远,很可能导致发展机遇的错失。
英国诗人丁尼生说过:“政治家是公众利益不眠的看守者。”从“两条道”到“亲”和“清”,体现的正是一种政治智慧: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握政商规律,维护公众利益,遵从民心民意。
作者:董 强
媒体从业者,文艺学博士,曾获中国新闻奖、五四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