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为啥常说“多背些敌人过来”?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胡柱喜责任编辑:张硕
2016-10-12 02:26

为大局敢于牺牲

■胡柱喜

长征途中,贺龙对红二、红六军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背些敌人过来”。“背”是桑植土话,意为吸引、承担,力图有效牵制大量追击中央红军的国民党军。这充分体现了红军的相互支援、相互担当,以及为友军、为大局敢于牺牲的精神。

为了减轻中央红军压力,确保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安全转移,不仅仅是红二、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都主动出击、大力配合,宁愿多牺牲,也要“多背些敌人过来”。不论是红四方面军兵出嘉陵江,还是红二十五军走出鄂豫皖,都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敌人,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多背些敌人过来”,充分彰显了红军将士的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协调意识。“天下红军是一家”。正是这种生死相依的团结、同舟共济的配合,四路红军最终胜利会师,打开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与各支部队之间的自我牺牲、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是分不开的。不论哪支部队,让打主攻就打主攻,让配属谁就配属谁,“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为营造有利的战略态势,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在无后方依托的情况下,千里跃进大别山,牵制大批敌军。后来,在碾庄战役时,刘邓大军同样“背了大量敌人过来”。邓小平说,只要消灭了南线的敌军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的胜利,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今天,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体化联合作战。未来战场,是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是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的整体对抗,谁也不能脱离团队而称雄,谁也不能脱离体系而制胜。只有各个作战部队、各个作战单元、各个作战要素密切协同,才能形成体系优势,铸就战无不胜的铁拳。如果平时缺少大局观念,不讲团结协作,争你高我低、你多我少、你主我次,到了战场就不可能攥成“铁拳”,就可能被敌人各个击破。

“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必须联万心而作一心”。不管未来战争形态如何变化,“多背些敌人过来”的优良传统不能变。须知,人民军队就是一个整体,生死相依,荣辱与共。不管谁主建、谁主战,不管谁主攻、谁助攻,打胜仗是共同的目标,是共同的使命和荣耀。

(作者单位:92330部队)

(《解放军报》2016年10月12日 03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