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伸向“互联网+”教育平台的“黑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龚锐责任编辑:姚远
2016-11-02 10:43

“互联网+”模式作为促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通过微信、微博等官兵喜闻乐见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实时推送政治教育内容,不仅牢牢吸引住了官兵的“眼球”,也大大增强了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然而,互联网空间并不太平,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部队广泛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开展教育时,要警惕伸入的“黑手”。

被“攻陷”的网络教育平台,将成为对我实施网络渗透的“前沿阵地”。当前,主要有:利用网络“陷阱”,通过提供免费“黑”WIFI、含毒二维码,以及在部队营区周边架设伪基站,进行信道攻击;利用系统“缺陷”,夺取“互联网+”教育平台管理权限,结合手机操作系统BUG,进行漏洞攻击;利用信息“痕迹”,分析用户上网习惯和密码设置规律,采用密码猜解和钓鱼欺骗等手段以合法用户身份侵入等手段,由此带来的损失将难以估量。一是获取涉密信息,从截获的教育内容和平台发布的部队新闻中,挖掘掌握涉密信息,尤其能掌握参加教育人员的姓名、手机号码、军装和营区照片等有价值信息。二是掌握部队实力,通过跟踪分析教育平台的人员数量、聊天内容,掌握部队兵员实力,平台内人员之间的关系,摸清内部组织架构。三是掌握部队动态,通过调用定位接口,掌握部队地理位置分布、部队编制性质、兵力部署及部队大项任务活动情况。四是进行定点攻击,针对重要人员、核心涉密岗位等重点人群,进行长期跟踪监控,针对思想薄弱人员,进行拉拢腐蚀,引诱策反。

面对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从思想上、制度上和技术手段上狠下功夫,既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又要牢牢扎紧失泄密的“篱笆”。一是要筑牢思想防线。普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使用安全常识,开展网络安全讨论,使官兵牢记网上有战场、有敌情、有陷阱,引导官兵安全用网。二是要筑牢制度防线。制定“互联网+”平台使用管理规定,完善网络教育内容审核机制,安排专人对网络教育平台异情进行监控管理,规范智能手机和个人信息管理保护流程,确保在平台内关闭定位功能,使用虚拟身份。三是要筑牢技术防线。定期对营区周边无线网络环境进行技术监测,及时升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更新杀毒软件和应用程序补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