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杨德山责任编辑:康哲
2018-01-15 09:55

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领导伟大社会革命

历史性、阶级性、代表性、工具性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理论家对政党本质认识的基本维度。其中,历史性是政党的基本属性。而阶级性、代表性则必须通过工具性来体现。194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195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这些论断清楚地告诉我们三点基本常识:一是相应于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这一神圣使命来说,致力于伟大社会革命的共产党,不管它在漫长的斗争过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如何变化,它永远是个革命党;二是共产党人只有始终把自己当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获得彻底解放的工具,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才能永葆纯洁性,本真性;三是共产党人必须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时代进步的趋势,才能引领潮流,与时俱进,才能永葆先进性,革命性。这三点就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勇于自我革命的主要缘由和基本原则。

我们党就是在这些认识指导下自觉地成长壮大,并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以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为依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成功之道。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基本要求出发,要求全党保持长期养成的革命党人的品质和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全国范围内“执了政”“掌了权”,毛泽东同志始终要求全党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也正因为如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我们党继续保持了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二大要求全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振奋精神,开拓前进,坚毅不拔,奋斗不息”,并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革命风格”。党的十三大指出,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要通过改革使“我们党就能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十四大强调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勇于探索,大胆试验,及时总结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的十五大要求全党“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党的十六大则明确提出“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求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八大要求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并将“创新型”作为党的建设努力目标之一。这些清楚地表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40年来,我们党一直保持着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质,始终不断地在探索加强自身建设途径和方法。

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那样:“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