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强势叫“反客为主”
■冯元科 海 镜
美英法军事打击叙利亚引发的波澜再一次表明,外部势力才是影响叙战局走向的关键。目前,在叙投入军事资源最多、发言权最大的,要数美国、俄罗斯和伊朗三国。
2015年美军开始在叙投放地面部队,与以库尔德人武装为主力的“叙利亚民主军”联手,夺回大片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占领的地区。随着“伊斯兰国”大势已去,美军丧失了继续存在的理由,随后便不断减少驻军。美国防部称,目前滞留在叙的美军只有约500人,主要是特种部队,还有少量常规部队。尽管美国防部长马蒂斯日前表示,美国不会从叙“一走了之”,但由于反对派地盘大幅缩小,叙境内可供美军部署地面部队的地方并不多。
俄罗斯方面,叙利亚塔尔图斯港作为俄海军在独联体地区以外的唯一军事基地,早已被俄军扩建升格,可停泊巡洋舰与航母等大型战舰。俄军位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的空军基地,也与伊朗允许俄军“无限期使用”的哈马丹空军基地构成两线夹击之势。在叙部署的4000多名俄军事人员,充分利用上述战略支撑点,发挥了极高的作战效能。
伊朗是叙利亚重要的地区盟友。叙内战爆发后,伊朗应叙政府邀请向叙派遣军事顾问,同时支持黎巴嫩真主党派出武装人员与叙政府军共同作战。另外,据伊朗媒体今年2月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还曾向叙利亚和伊拉克派遣医护人员,救治在打击极端组织行动中受伤的人员。
此外,越境打击叙库尔德武装的土耳其、空袭叙政府军的以色列,也都是不容忽视的地区角色。在叙利亚这一“棋盘”上,这些“棋手”彼此制衡,无疑将使叙局势短期内难言乐观。
有一种衰弱叫“主随客便”
■海 镜
叙危机演进至今,叙本土势力在互相消磨以及外部力量裹挟下,逐渐丧失独立性,越发变得“身不由己”。
叙现政权权威大减。2015年9月底,叙利亚政府实控区仅占叙国土总面积的约12%,危而将倒。在俄罗斯等国力挺下,巴沙尔政权目前控制了叙六成以上国土,占据着人口最密集的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然而,叙人口主体毕竟是逊尼派,作为政权基本盘的什叶派分支阿拉维派过于形单影只。“钱粮”捉襟见肘的叙政府,对俄罗斯、伊朗等国的依赖性不断上升。
叙反对派空前脆弱。叙反对派组织最多时超过6000个,且分别有西方大国、土耳其、海湾阿拉伯国家或明或暗的支持。“大浪淘沙”之下,多数反对派组织已作鸟兽散。反对派继2016年底丢掉大本营阿勒颇后,其长期占据的重镇东古塔也被拔除。由逊尼派武装“叙自由军”与少数“圣战分子”组成的松散反对派联盟,除在叙腹地有零星据点外,已基本退缩到叙西北部伊德利卜一隅之地,占国土总面积不过一成,可谓大势已去。
叙库尔德人在战火泥淖中越陷越深。被美国大加扶持的库尔德武装,作为“叙民主军”主力,一面配合美军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于2017年10月夺取占领拉卡;一面又被美军裹挟,占领了叙阿拉伯人聚居区。如今,库尔德武装控制了石油资源较丰富的叙东北部和幼发拉底河谷的可耕地,盘踞着叙近三成的国土,招致多方忌恨,几乎失去了“下船”的机会。
历经战争劫难的叙利亚,已然从复兴党独掌大权的地区强国,跌落为不同教派和族群以“铁血”手段分权的虚弱国度。其命运,将随着各方争斗而更加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