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教员布置的任务,有指定书目的到图书馆去借就是了,没有规定书目的则要四处打听,询问独联体国家学员做法,再到图书馆去借阅。等把书全都找全了,一看几大本书和10多份材料就犯愁,要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内读完俄文版书籍和材料是根本不可能的。且不说我们的语言水平和专业基础如何,就是看中文版材料也不会感觉轻松,更何况是专业性很强、存有大量缩略术语的俄文版各种条令条例、教令、守则、教科书和参考书。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不得要领,往往抓住一本书不放,从 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结果是每门课程规定的书目有时连一本都无法读完。由于我们准备不充分,只能说一些概念性、原则性和思路性东西,常常受到教员的批评,专题讨论课本应以学员为主,实际上多半又变成了教员的讲课。

经过大半年的摸索体验,在各教研室教员的“轮番轰炸”下,我们多少有些开窍了,发现也没什么可怕的。围绕问题看书,每本书真正有用的其实就那么几页、几条,翻翻目录,看看提要,记记要点,想想顺序,然后就可以在讨论课上讲个七八分钟。再就是我们采取了分题分工准备的办法,每人集中精力准备一两道题,并在专题讨论课的前一天大家聚到一起研究讨论每个人的准备要点。在课堂讨论时,教员问到哪一个问题或专题,就由有准备的学员抢先发言,大家补充。这样以来,局面就有了很大改观,每个人都从中获益良多。
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动手。在军事技术领域,中俄两军武器装备不同且存有差距。尽管出国前我们几个同学曾到北京军区某坦克师学过几个小时的88式坦克和步兵战斗车实际操作、驾驶,出国后又在课堂上学过近百个小时的俄军T-72坦克、T-80坦克和3型步兵战斗车、2型步兵战斗车及80式装甲输送车的基础知识和驾车操作技能,并在各种模器、练习器和实装上操练过,但由于本身对机械化东西比较陌生,所以在学院综合训练场实际开坦克、步兵战斗车、装甲输送车时出了不少洋相,如停车熄火,东摇西摆,把车开到土沟里、土坎上、小树林里……使用手枪、冲锋枪、火箭筒等轻武器得心应手,成绩多半为优秀,可在车上就显得笨手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