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壕有了“蓝军”,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练起来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李佳豪 王健责任编辑:张硕
2018-05-16 03:05

值班员讲评

突破“打靶思维”

值班员:第77集团军某旅警卫勤务连连长 张 华

讲评时间:5月4日

今天我们组织了轻武器实弹射击训练,主要是对仰角运动目标进行射击。这次的训练成绩依然不是很理想,部分同志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脱靶的现象。

成绩不理想,刻苦训练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可是我却听个别同志在私底下抱怨“如今打靶的难度太大”,有人说靶标运动速度太快,预判击发提前量时跟不上;有人说对非整百米的仰角目标射击,表尺难以修正;还有人说开春后靶墙上的绿植发芽,迷彩色的靶标变得更模糊了。究其本质,还是以往的“打靶思维”在作祟,认为轻武器实弹射击无非就是看谁趴着打得准。

若是一味地将训练条件简单化,即便人人都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上了战场也没什么用,依然会抓瞎甚至流血牺牲。

成绩不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牢骚和懈怠,说明我们思想上还没有跟上新大纲的要求。希望同志们在今后的训练中突破“打靶思维”,主动适应训练样式改变,真正在贴近实战的训练环境中练就一身实战硬本领。

(李佳豪、郭淑军整理) 

点 评

努力提高训练的含“战”量

■李晓强

当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初到浙江赴任时,发现当地官军训练全是“假把式”,兵士练武只耍花枪,将官练阵令法单一,虽然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可与打仗时的真技法真本领完全不符。戚继光遂愤懑地说道:“如此操练一千年便有何用?”

战争形态决定训练样式。无论是古时的冷兵器作战还是未来的信息化战争,要想做到决胜疆场,就必须瞄准实战在平时的训练中练就过硬真本领,让训练场同战场无缝对接,努力提高训练的含“战”量。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面对未来战场对于官兵军事能力素质愈发严酷的要求,若还是像过去一样让官兵在实弹射击中趴着打、打百米、打一成不变的固定靶,即便流汗再多又有何用?新大纲提出新的训练要求,正是基于对未来战场的预想和考量,唯有把训练条件设真设险设难,把问题解决在平时、把短板补齐在平时、把能力练强在平时,方能让官兵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凝结成为决胜未来战场的底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