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携手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长江口外,红色塔林密布的上海洋山港,从重庆沿长江东行的班轮将西部腹地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等产品源源不断运到,继而转运至中东、非洲和南美。
拥有上海港外贸航线近半吞吐量的洋山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实现 “东方大港”的百年梦想。航线所达的非洲,曾是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抵达的最远端。
作为全球发展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既推动中国走向世界、重构对外开放格局,又将中国发展机遇同沿线和世界各国分享,让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
位于黄土高原的甘肃定西是全国三大马铃薯产区之一。2017年,定西生产的优质种薯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平台,销往埃及、土耳其、越南等6个沿线国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昔日处于对外开放“末梢”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因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正在成为开放新前沿。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空间逐步扩大,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回望改革开放40年,中国从融入全球化走向推动全球化,中国经济从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落实,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和领域将继续拓宽,中国优质产能和发展经验与沿线国家正不断实现精准对接,优势互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彰显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凸显中国打造全方位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的郑重选择。
共建“一带一路”描绘的,也是合作共赢新蓝图。
“这是托中国企业的福!”38岁的埃塞俄比亚人特斯法伊没想到,自己的住房梦会因为中国企业的到来而成为现实。
特斯法伊是中国企业组织施工的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的建设者之一。通过勤奋工作,短短两年时间,特斯法伊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安居梦。
亚吉铁路项目造福埃塞俄比亚民众只是“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一个缩影。5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结伴同行、携手发展,打造一个又一个大工程、大项目,“一带一路”成果惠及全球。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和重要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加强各国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要开展政策、规则和标准的“软联通”;不仅接地气,还要高标准;不仅效益好,而且高质量;不仅惠及中国,更要造福世界。
分析人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纠正、弥补全球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开放、综合改善发展环境拉动经济,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助推沿线各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