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原军人说出的每个"不"字,都令人感慨甚至心酸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刘恒武 周唐 马可鑫 发布:2019-01-08 04:15:24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这是一组主人公说“不”的文章。

文章中,高原军人说出的每个“不”字,都令人感慨,甚至心酸。

岁月如此静好,只因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雪域高原,一群可爱的官兵立身为旗,筑起坚固的屏障。他们“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的担当,彰显了中国军人甘于牺牲奉献的崇高品质。

那一双双被风雪雕刻的手,那一道道印刻在脸上的伤疤,那一行行踏过绝境的足迹……雪域高原赤子情,他们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将信念刻在云端,书写了感人至深的青春诗篇,仿若盛放的格桑花,那芬芳圣洁幽香、催人奋进。

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高原军人·说不的情由

■本期撰稿:刘恒武 周 唐 马可鑫

王艳峰

三级军士长王艳峰——

老婆,暂时不要来队

“好久不见你了,我感觉已经忘了你长的什么样子……”这是韩卫卫写给王艳峰的情书里的一句话。

“做梦都想去看他,可王艳峰不让我去。”韩卫卫口中的王艳峰是她的丈夫,他们是98级高中同班同学。从2007年两人领证结婚开始,当教师的韩卫卫希望每年假期都能去一次西藏,但不是每一次都能如愿。

2001年,王艳峰应征入伍到西藏当兵。兵龄18年的他,是西藏军区“十大杰出士官标兵”,曾两次荣立三等功,三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现在肩膀上扛着三级军士长军衔。

平时只能通过书信交流,妻子来队探亲,面面相望原本是件很美丽的事情,起初王艳峰是很欢迎和期待的。

“半路上我想过要回家。”2007年7月,韩卫卫第一次去王艳峰所在的部队。她此行的目的是在八一建军节那天和王艳峰领结婚证。

当看到青藏铁路边上那些站岗敬礼的官兵,她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犹豫。“和梦中想象的西藏完全不是一个样子,王艳峰会不会也和他们一样驻扎在荒郊野岭,我是不是也要在这里生活……”

列车缓缓驶进拉萨站,韩卫卫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出站口,看到王艳峰时心里的落差更大了,眼泪“哗”地一下顺着眼角流了下来,“人没有在家里那般精神,看上去又黑又老,还有些疲惫”。可是她的手还是不自觉地拉住了王艳峰的手,跟着他乘上了开往部队的班车。

走进部队,看到王艳峰的战友,听说了他们的故事,韩卫卫面对这群坚守在西藏的军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犹豫的心又坚定了起来,“他们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扛起作为一名士兵的职责,家庭中也能尽好做丈夫的责任”。面对王艳峰,韩卫卫更加认定眼前这个男人,决心这一辈子就跟他过。

“第一天晚上因为头晕没有睡着觉。”高原反应又对韩卫卫进行考验,“你平时上来会不会这样?”她反问王艳峰。王艳峰坦陈:“会,习惯两天就好了。”第二天,被高原反应折磨了一宿的韩卫卫感慨地说:“你们真的不容易,以后我要多来这边照顾你。”

在布达拉宫的见证下,两人领取了印有汉藏两种文字的结婚证,登记日期是7月30日。原来,8月1日那天王艳峰有任务,所以把领证日期提前了两天。

从这天起,韩卫卫开始了想去西藏而不得的日子。“不去心生思念,去了又会有高原反应。”韩卫卫说,每次思量过后,她还是决定去西藏。可王艳峰总以“老婆,暂时不要来队,我马上要休假了”拒绝。

“这情书是我的宝贝。”王艳峰说,妻子每次来队探亲,就要承受高海拔气候环境带来的缺氧、高原反应和强烈紫外线照射。因为关心爱护妻子,王艳峰多次拒绝了她来队的要求,“想她的时候,我就会再看一遍情书”。

心声

在高原保护我最爱的人

■王艳峰

在西藏当兵18年,我的爱人在内地持家12年,我幸运能娶到一个懂我、理解西藏军人的老婆。她说,你在雪域高原当兵,保护的也就是我。在接下来的军旅时光,我将书写更多的精彩。

1 2 3 4

责任编辑:张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