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刻反省到无需道歉,警惕日本“首相谈话”背后的右倾主义复辟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作者:宗禾君责任编辑:杨红
2016-09-18 14:12

据外媒报道,日本新任防卫大臣稻田朋美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称,日本将增加在南海地区的活动,其中包括帮助该地区沿海国家增强军力。东京同华盛顿一样,都对中国大范围的领土诉求感到担忧。

考虑到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在南海的不光彩历史,以及中日至今仍未完全解开的历史心结,日本自卫队如果真如稻田所言,奔赴南海冲着中国“秀肌肉”的话,其可能引发的紧张态势和后果可想而知。

在前不久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安倍曾向中方承诺愿努力同中方建立互信,努力改善两国关系。随后,中日双方在日本广岛举行了第五轮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中日对话氛围稍稍转晴。

假如日本当局真有改善关系的诚意,在双方敏感问题上谨言慎行是起码姿态。稻田的口水虽然在南海掀不起风浪,但大概谁也不愿在唾沫横飞中心平气和地谈事。

事实上,关于侵华战争,日本的数位首相或内阁长官都发表过“谈话”。“谈话”一词为日语直译而来。在词典上,词义之一是表示“对于某件事的非公式意见”。“安倍谈话”中的“谈话”就是这个含义。

日语里泛指的“谈话”,不过是政府官员表明自己的见解而已。一般来说,并没有法律效力。比如“河野谈话”,就是时任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关于“慰安妇”问题发表的个人见解,不具备法律效力或对国民的约束力。

但是“村山谈话”却又有所不同。作为首相,村山富市发表的关于战争反省的“村山谈话”经过内阁会议决定,即需要内阁阁僚一致同意。也就是说,原则上对之后的内阁都会有所影响。比如此后的“小泉谈话”,也都继承了“村山谈话”的基本精神。然而,并非之后的内阁对此不可以取消或者改变,比如“安倍谈话”就回避了直接表达“反省”“道歉”之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