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长镜头告诉您一个真实的长征

来源:“第一军情”微信公众号作者:贾永责任编辑:康哲
2016-10-20 20:58

无名红军烈士墓碑。

长镜头九:“死亡军团”——绝地重生的红军,望见了最后一片红色根据地上的旗帜,留在苏区的人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绝地重生的长征队伍,望见了黄土塬上最后一片红色根据地飘扬的旗帜,留在苏区的许许多多人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1935年8月6日,被俘8个月的方志敏在赣江边上就义——距他37岁生日还有半个月。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刚刚出发——1934年11月,时任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率红10军团踏上了孤军北上之路,担负牵制敌人兵力、掩护主力转移任务。

那是一条比前路未卜的长征更加险恶的道路。1935年1月,红10军团退至赣东北边缘,不料敌人早已设置了纵横交错的封锁线。

方志敏和军团参谋长粟裕带领800多人率先冲出了封锁线,但大部队还陷在敌人的包围圈里。方志敏坚定地说,我是部队的主要负责人,不能先走。遂调转马头、复入重围。

突出重围的几百残兵在粟裕率领下,后来发展为中国工农革命挺进师,与2000将士苦守怀玉山的方志敏,却在漫天的大雪中不幸被俘。

最先发现方志敏的两个国民党士兵本以为会发大财。谁知,在这个共产党“大官”身上,连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到。

从被俘到就义,方志敏戴着镣铐写出了《清贫》《狱中记实》《可爱的中国》等30多万字的文稿,成了影响几代人的红色经典。

方志敏被俘后,蒋介石亲自出面劝降,还许以江西省主席高位,但得到的答复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你赶紧下命令执行吧。”

既然一代英才不能为己所用,蒋介石下令:秘密处决。

主力红军长征1 个月后,红都瑞金沦陷,苏区145个村庄完全被毁,70多万人惨遭杀戮——奉命留下来的人,成了“死亡军团”。

1935年4月25日,就在毛泽东挥师金沙江的时候,一位红军指挥员带领的游击队在江瑞金黄膳口一座名叫红林的山中被敌人包围。子弹打光,他上好刺刀,准备白刃格斗。就在这时,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右腰上方,一直穿过前胸。魁梧的身躯顷刻倒在地上,手中还紧握着枪。

敌人从死者的上衣口袋中,搜出了一张浸染了鲜血的毛泽东照片。照片的背面,有毛泽东的亲笔题字。那是他的三弟,29岁的毛泽覃……

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策划和领导了宁都起义的刘伯坚,当过毛泽东秘书的古柏等,都在长征之后的第一个春夏或壮烈牺牲或英勇就义。他们的名字,与千千万万长征英烈的名字一起,镌刻在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