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弋大洋,听祖国战舰命名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国全 代宗锋 等责任编辑:董玥
2018-04-18 14:44

战舰,祖国为你命名

——人民海军舰艇命名背后的故事

■徐 巍 张 千 解放军报记者 刘亚迅

纵观世界,每个有海军的国家,都拥有象征国家尊严、标志综合国力的舰艇。

有舰就有舰名,人民海军的舰艇也不例外。那么,共和国的“流动国土”究竟是怎样命名的呢?这些名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星星之火,在万里海疆燎原

1978年11月18日,海军正式颁布《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对人民海军舰艇命名作出规范。往前追溯,那段特殊历史背景下人民海军所采用的舰艇命名方法,依然让今天的我们回味无穷。

1949年4月23日,划时代的旗帜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升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宣告诞生。当时,大家对已有的舰艇如何命名进行了讨论,有人提议用领袖和将军的人名,有人提议用战斗英雄的人名。毛主席听到议论后笑着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用人名不妥。我们的海军刚刚组建,现有的战舰是我们的海上根据地,是星星之火。

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海防第一舰队旗舰——“长治”号在上海吴淞口外起义编入人民海军序列,而后更名为“南昌”舰,其意不言而喻。

1950年4月23日,在南京江面举行的华东军区海军一周年生日庆典暨舰艇命名典礼上,由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名的人民海军第一批舰艇展示了崭新的舰容和舰名——“井冈山”“南昌”“延安”“遵义”“古田”“兴国”……寓意以革命圣地的“星星之火”燎原祖国的“蓝色国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决心加快人民海军的建设步伐。1953年6月4日,中国和苏联签订了“海军订货协定”,从苏联进口部分战斗舰艇,其中包括4艘驱逐舰。

时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认为,这4艘舰艇虽然都是苏联二战时期战功卓著的战舰,但它们毕竟不是我们自己建造的。我国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争取早日拥有自己设计建造的大型军舰。而这一切必须依靠强大的工业基础,因此,这4艘军舰的舰名定为当时中国的四大工业重镇“鞍山”“抚顺”“长春”“太原”。

规范命名,擦亮流动国土名片

为了便于实施领导指挥,开展国际交往,扩大政治影响,激发全体官兵爱祖国、爱舰艇的热情,1986年7月10日,海军对舰艇命名条例又作了补充和修改。

这次修改总的原则是:区别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舰艇命名;区别于国内地方船名;条理性强,便于记忆;字音清楚,不易相互混淆;名称响亮,有意义,能够体现祖国的尊严,表现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用长久,在相当长时间内,能够满足装备发展的需要。

条例规定,舰艇的舰名、舷号,是舰艇编入战斗序列时,由领导机关授予的部队番号和代号。具体命名规定是:巡洋舰以行政省(区)命名;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常规导弹潜艇以“远征”加序号命名;常规鱼雷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扫布雷舰以“州”命名;猎潜艇以“县”命名;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辅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再加序号的形式命名。

不拘一格,“流动国土”承载民族精神

我们所熟知的舰艇,多以省、市(州)、县,湖泊、高山为舰名,那么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里,到底有没有用人名命名的舰艇?

还真有。用人名命名的舰艇,最出名的莫过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郑和舰和世昌舰。1987年4月,我国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在上海求新造船厂下水交付海军,归属大连舰艇学院,命名“郑和”,舷号81。这艘现代化新型军舰,可单舰环球半圈无需加油。学员在这艘舰上,可同时进行航海、观通、机电、武备、船艺、医疗等40多个科目的实习训练。时隔10年,国防动员舰世昌舰也交付海军。

大家所熟知的竺可桢船、钱学森船、毕昇舰、华罗庚舰也以人名命名,这些人无一不是在中国历史上或者在新中国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巨匠。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就是要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勉励后人。

在人民海军编制序列中,还有一艘极为特殊的舰船,其命名没有受到任何规则限制,也是迄今海军舰船中名字最长的,那就是隶属于东海舰队的外交明星船——和平方舟医院船,其地位作用,读其名便可知。

此外,还有数艘以星系命名的电子侦察船,这些星系都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里为民间所熟知的,如北极星船、天权星船、开阳星船,等等。天权星船所命名的天权星,在古代是文曲星,而开阳星船中的开阳星,是古人所说的武曲星。

以城市之名 牵家国之情

■徐有铭

舰艇是浮动的国土、流动的名片,经常远涉重洋、分散独立或与其他兵种共同执行各种战斗勤务,是国家尊严、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象征。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用人名不妥。我们的海军刚刚组建,现有的战舰是我们的海上根据地,是星星之火。”这是1949年人民海军刚刚成立时,毛主席在听到大家对战舰命名的议论后指出的。随后,一批以“井冈山”“南昌”“延安”“遵义”“古田”“兴国”等革命圣地地名命名的战舰,在中国的“蓝色国土”上点燃了“星星之火”。从此,以城市命名战舰、用战舰宣传城市,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军民共建“海上长城”的一个具体展现,是我国特有的制度传承和文化传承。

中国拥有5000年的历史,每一座城市无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艘战舰,从它被命名的那一刻起,就与命名城市拉起了一条无形的纽带,鱼水情深、心心相连。城市厚重的底蕴与优秀的文化,在纽带连接中嫁接传承,得到升华与新生。泰州舰,以海军诞生地命名,威猛的驱逐舰再度启航,踏上海军发展壮大的新征程;湘潭舰,以伟人故里命名,时隔28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再续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舰为城荣,城因舰威。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命名战舰,是一种无上荣光,不仅会增强市民的自豪感,而且点燃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火炬,更是拳拳爱国情的有效载体。对水兵们来说,舰艇命名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市民”的荣誉,更意味着一份牵挂、一种责任、一份动力、几多鞭策。

2011年,徐州舰不负众望,顺利完成撤离我在利比亚人员的护航任务,开创海军护航编队远洋遂行任务的“五个首次”,受到习主席和中央军委的褒奖,荣立一等功。2016年,湘潭舰继承海战功勋舰的优良传统,入列仅43天就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圆满完成第23批护航任务,充分体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血忠魂,展示了人民海军新型舰艇的威武雄姿和海军官兵的良好形象。一艘艘威武战舰,总是用最质朴的语言、最实际的行动为命名城市添光增彩,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习主席强调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战舰与城市的共建共鸣,承载着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结晶,必将凝聚“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磅礴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