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特稿:回首汶川,十年巨变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荞皮责任编辑:董玥
2018-05-14 10:46

(三)

重建之初,人们决定原貌保存已经歪斜的钟楼,让时间的刻度在灾难一瞬定格。

并不是为了停在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震后不久,一位深入震中的参谋在疲倦中没有停下思索,他开始构思一篇文章:“这次救灾的主要经验教训,一是指挥协调,救援不仅要有人数,还要有效率;二是修路为先,先让大型机械进入;三是重视专业性,救援质量可以提高;四是空军作用应该发挥得更多更大。”

像这样的反思和审视,十年间从未间断。进步在一点一滴积累。

川西某军用机场,当年,无数运输机、直升机正是从这里降落、起飞。机场上的人至今仍记得当初的辛酸:附近的飞机不够用,不得不从全国征调;中国的飞机不够用,只能向国外求助。没有国产大飞机,新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运输行动夹杂着遗憾。

2018年1月18日,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展开多课目飞行训练,锤炼部队实战化作战能力。邓亮 摄

震后第五年,绰号“胖妞”的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首飞。震后第八年,首批运-20在这个机场正式入列。

震后第十年,C919正在经受极端气候条件的淬炼和检验,运-20首次与空降兵部队联合开展空降空投训练。

伞花绽放,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年的惊天一跃——

当年,空降兵15勇士留下遗书,从五千米高空向着震中跃下,震撼了全世界。

然而,当年汇集了空降兵最精锐力量的惊天一跳,却不得不承受“不知道有多大风险”的“盲跳”赌命。

为什么是15?因为后续部队只装备了抗风能力差的圆伞而不是15勇士所用的翼伞,伞降行动不得不停止。

而今,《解放军报》在一篇文章中披露了空降兵部队的巨大进步——

震后半年,空降兵集训的跳伞高度达到了5500米,环境条件则参照空降茂县时设定。

震后第八年,一套高空跳伞保障系统得到应用,系统集防寒、供氧、导航等功能于一体;

震后第九年,一款新型双人武装翼伞定型了,使用这种翼伞,跳伞员可以带着搜救犬、救援专家等一同从天而降。

同样的变化发生在陆航部队。

震后第十年,有媒体走进了汶川抗震救灾牺牲飞行员李月的家庭。伤口慢慢平复,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中国陆航力量也在越来越好。

5月11日,纪念“5·12”汶川地震十周年暨李月烈士雕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四川成都列五中学举行,这是揭幕仪式现场。中国军网记者孙智英 摄

李月所在的邱光华机组不幸失事后,一位战友强忍悲痛:如果我们的直升机性能再好一点,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看得再远一点,瞬间爬升能力再强一点,他们,也许就能在危急时刻越过挡在生命前头的那座大山。

邱光华机组失事后,中国陆航人的飞翔没有片刻停滞。

再苦再难也要飞!震后十年,中国陆航力量迎来了大发展、大爆发。有外媒评价: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一树之高的强国。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将视线从汶川转向全国,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人在以巨大勇气直面灾难的同时,也在以无穷的智慧和努力实现着自身的巨大进步。

这是与勇气一样可贵的精神力量。

当然,进步永远只有进行时。我们依然有许多短板、缺陷亟待改进。

汶川,曾发生过震撼人心的一幕又一幕——

年轻的士兵,几十个人聚在一起,用血肉之躯托举着伤者翻山越岭,在最初的日子过着通讯隔断、给养奇缺的艰难救援生活,因为缺乏大型专业救援设备,甚至靠着血肉模糊的双手在水泥与钢筋的废墟丛林中试图刨出被困者。

中国军“人”奋战在汶川。谭超 摄

有的努力穷尽了救援者的力气,收获的却是徒劳无功。

实事求是地说,类似的场景,在此后的一些巨大灾难中,并未完全绝迹。在一些危急关头,子弟兵仍然要靠血肉之躯、靠牺牲精神去战天斗地。

一个退役多年的老战友心疼自己的战友:什么时候,我们这支队伍才能彻底地不靠自己的身体去科学救灾?那才是这支军队真正的现代化。

我理解他的意思,也懂得他的期盼。这一天或许正在到来,或许已然不远。

但辩证地看,人类在自然面前,依然是渺小的。无论社会和技术如何进步,在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力量和难以预期的巨大灾难面前,人类依然会暴露出种种缺陷和不足,始终可能有超出人类技术极限的困难横亘在生命前头。

这样的时刻,我们这支军队所信仰着的为人民牺牲自我的精神力量,那种没有铲子就用手刨、陷入绝境就用命搏的大无畏气概,依然是弥足珍贵的。它将支撑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绝境逢生!

这是穿越汶川而来的不变的军魂!

这是记录在歪斜大钟上历经沧桑而不变的时代刻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