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飞鲨”背后铸翼人:好设计师要做到“三心二义”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李博 刘曈曈 赵艳斌责任编辑:董玥
2018-07-06 15:13

机翼折叠状态的歼-15舰载战斗机。李唐

我能跟您握个手吗?

■刘曈曈

这篇采访手记的题目,是我在结束对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折叠结构件团队4位航空工人采访后,提出的一个请求。也许有读者会觉得这题目有些奇怪,但对我而言,这个请求是有感而发。

作为军迷的我,此去采访舰载机“飞鲨”团队,没有亲眼看一看“飞鲨”,亲手摸一摸“飞鲨”,或许是一大遗憾,但我还是开心,因为我见到了那些铸就“飞鲨”铁翼的人,那些使其能够翱翔海空的人,那些曾亲手画下“飞鲨”设计图,制造组装“飞鲨”的人。

采访前的我,关注的是“飞鲨”的性能数据先进不先进;采访后,我则深深感悟到,如果没有“飞鲨”背后的科研工作者、技术工人的埋头苦干,这些性能数据也只是苍白的数字,难以变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负责对折叠结构件进行数控加工的李师傅在接受采访时,托起坐在他身旁的钳工夏师傅的手说,其实最辛苦的还是这位兄弟,他的手上都是伤疤。

因为折叠结构件的不少组件很小,无法目视观察组装,只能把手伸进组件内部,凭手的触感来组装,经常会伤到手,所以负责组装的钳工师傅手上都有伤疤。

听到这些,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心中更是感慨万千。他们不会说什么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却能铆在岗位上默默付出;他们的工作或许只是加工“飞鲨”上小小的零部件,但他们可以静下心,日复一日地重复同一个动作。采访中,他们平静地回忆当年技术攻关时的点点滴滴,说起自己的工作如数家珍,但一谈到功劳、成绩,却绝口不提自己。

采访结束,4位航空工人要离开时,我绕过大半个会议桌跑过去说:“我能跟您握个手吗?”此情此景,我只是想以这种方式,向这些可爱又可敬的航空工人致以我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一名军迷最真诚的敬意。

握着他们因工作而粗糙厚重、布满伤痕的手,我想这也许是我工作生涯和军迷生涯中最荣耀的一件事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