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型火炮,他带领科研团队艰苦攻关17年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雪振 冯毅 陈明责任编辑:董玥
2018-07-06 16:46

“过不了高原关,就过不了实战关”

那年,该炮兵团赴高原参加演习,这型火炮也随队前往高原,接受极端恶劣环境考验。

令官兵没想到的是,这型火炮上了高原“病状”频发。机动过程中,有时会突然“趴窝”……

身在千里之外的刘贵明接连不断收到部队求助信息。不顾病患,他执意要到雪域高原现场研究解决问题。

身边的同事劝他:“我们设计的初衷是平原地区作战,装备在高原上出了问题也是正常的,何必这么较真?”

没想到,刘贵明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初衷是对接实战,难道在高原地区装备就可以‘撂挑子’了?”

万里赴高原,首先要应对的挑战就是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刘贵明技术组一行6人,到达高原的第二天就病了3个。

高原寒夜,冷风吹得人直打寒颤。帐篷里,刘贵明裹着大衣,带着技术人员一遍遍地翻看设计图纸。

图纸,没问题;操作方式,也没问题。是什么导致火炮“趴窝”?刘贵明同技术组商议后决定,随车到演训场上“解剖麻雀”。

演习地点比宿营地海拔更高,但技术人员没有一个退缩。机动途中,一门火炮出现了故障,刘贵明立即带着技术组展开分析。

在高海拔地区,每行走一步都很吃力。在技术组的指导下,官兵一一拆卸零部件,逐个排查问题……造成发动机动力不足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找到了原因,问题迎刃而解。但技术组并未离开,而是围绕该型火炮“如何适应高原地区作战”的课题,就地开展装备的技术改进工作。

在随后的日子里,技术组和官兵一道解决了火炮高原运用的诸多问题,采集了大量数据,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技术组成员的敬业精神感动着官兵。某炮兵团三级军士长徐广成一直跟在刘贵明身边学习火炮修理。谈起高原经历,他对笔者说:“工厂专家们太拼了,经常一边吸氧一边研究装备难题。”

在那年的高原演训中,该型火炮的精彩表现获得部队领导一致称赞,被官兵们誉为“高原战神”。而那次演训,也启发了刘贵明团队的研发思路。如今,该型火炮经过不断改进,一些性能得到完善,更加贴近实战要求。

“军工人不仅要有工匠精神,更应该有战场意识。”回想起艰苦的研发历程,刘贵明说,他将和团队继续奋进在火炮研发的征途上,为国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照片提供:邵新海、郭晓威,版式设计:侯继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