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灰档案”还原日本侵占大连罪行

来源:辽宁日报作者:傅淞巍责任编辑:董玥
2018-08-28 09:46

1905年日本关东宪兵队本部。

“纸灰档案”的形成与烧炭原理相似

这些日本侵略者一心想销毁的档案为何会成为“纸灰”呢?大连市档案局档案资料征集处处长于成福认为,这是因为日本侵略者做贼心虚,行动仓促造成的。

当时的日本侵略者不敢在白天焚烧档案,只能在晚上偷偷进行。他们把档案投入挖开的沟中点燃,又在这些文件、资料尚未燃尽时便匆匆填埋。结果表层的档案烧毁了,下面的档案没有充分燃烧,这些由草木纤维构成的纸张在缺氧条件下处于完全炭化或半炭化状态,在泥土的常年掩盖下保存了下来。“‘纸灰档案’的形成与烧炭的原理相似。”于成福说。

由于这些档案怕风化,易破碎,无法翻阅,且不易保存和复制,公安部门受条件所限,只能对其加以整理、编目保存。上世纪80年代初,公安部门将这些档案移交给刚刚成立的大连市档案馆,大连市档案馆正式将这批档案命名为“纸灰档案”。

此时,如何抢救“纸灰档案”,恢复其原貌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大连市档案馆成立了专门技术部门,启动对“纸灰档案”的复原和破解工作,于成福就是当时技术攻关组的成员之一。

于成福说:“当时既没有现成的技术可借鉴,又没有科学的工具用来操作,复原‘纸灰档案’的难度可想而知,其过程漫长而艰难。”他们曾把炭化的档案剥离后进行托裱,但剥离过程中炭化的纸张很容易破碎;他们曾决定用手工抄写,但抄写不能保持原件的特征,且易出差错;他们也曾想采用普通拍照、红外摄影、红外扫描等办法进行恢复,但都没有成功。

历时数载,经过反复尝试,从事保护技术工作的于成福和同事们选择运用特殊的照相翻拍技术,终于打开了还原“纸灰档案”的大门。

他们先采取特殊的裱糊技术,将“纸灰档案”进行拼接、托裱;然后利用其纸面与字迹的笔痕在强光照射下形成的明暗反差,进行翻拍、复制;随后,用低感光度色盲片进行翻拍,将照片高反差洗印;最后,用复印机放大复印成纸件,装订保存。

如此操作,共需十几道程序,一页“纸灰档案”的复制最少需要2天至3天,最终保证了“纸灰档案”复印件的内容、笔迹与原件完全一致!

“这些技术流程,如今说起来不免枯燥,而当初无论是‘纸灰档案’的加固、翻拍条件的选择,还是显影过程的控制,都需要精确到极致,如同走钢丝般小心翼翼、惊心动魄,馆藏‘纸灰档案’就是这么被复制下来、成功抢救的。”于成福对记者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