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天地>>正文

巧用新媒体 讲好新故事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赵丕聪责任编辑:姜紫微2014-11-14 09:25

前期筹划“纪念川藏公路通车60周年·川藏线纪行”采访活动时,上上下下一致认为,牺牲奉献是川藏线不变的主题。但是,必须承认,当我走上天堑变通途的川藏线、融入车辆“鸟枪换炮”的漫漫兵车洪流中,我的内心有些动摇了:这还是川藏兵站部领导口中那个“感慨万千、热泪盈眶,十步有险情、处处埋忠骨”的川藏线吗?

然而,10月24日,就在我们抵达拉萨,即将结束川藏线纪行采访活动时,一个噩耗传来:刚过24岁生日的中士杨啸天突发高原性疾病,紧急送医抢救不治,在西藏八宿光荣牺牲。我在悲痛之中切实感受到:尽管现在路好了、车好了、待遇好了,但川藏线官兵甘愿牺牲奉献的本色没有变,也永远不会变!

杨啸天牺牲的消息,经解放军报客户端、军报记者微博、中国军网和国防部网及时播报,在广大网友和川藏线官兵中产生了巨大反响。新媒体的全面介入,给历史与现实的宏大叙事增添了更多的个性化视角,川藏线不再因为山高路险而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符号,众多官兵再苦不言苦、再险不怕险的昂扬战斗状态有了随时随地展现的机会——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全媒体报道。参与采访报道的21家媒体的36名记者和6名作家,不仅来自传统纸媒、电视、广播、出版等单位,还有客户端、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兴传播媒介加入,形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川藏线全程直播,实现了宣传方式的多样多元和传播范围的无缝覆盖。

墙内开花墙外香,内宣外宣共同表达。信息网络弥合了内宣外宣的界线。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用老百姓的话介绍中国军人,成为这次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有过驻外经历的记者用多语种、多形式对外发稿,适应了境外受众的信息需求口味,而内宣媒体平实、家常的“有目的、无意识”人性化表达,又满足了国内受众的胃口,二者相互配合、亮点频现。

动态即时性报道让人身临其境。中国军网、光明网等网络媒体视频现场播报、图片实时传送;解放军报客户端第一时间发布图文报道、军报记者微博随时播发川藏线动态,走一路报道一路,汽车兵和网友感受一路,形成了真正的多媒体、全方位“现场直播”。

丰富军事新闻宣传的内涵。在主题事迹报道之外,各路好手发回了大量的记者感悟、作家手记、手机随拍场景、自然人文风光等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边缘性新闻和素材,触碰了受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与主题报道形成了互补。

推动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军事新闻宣传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光有好的思维理念还不够,还必须坚持“走转改”。有那么一拨记者像汽车兵一样,永远在路上、始终在跋涉,才会看见另外一片天。

(作者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