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2月28日,周恩来在云岭召开的新四军干部会议上,作了《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报告,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及其发展前途等重大问题。
周恩来向新四军领导人传达了中央关于叶挺工作安排的意见,并多次与项英恳谈,中肯地指出,叶挺是个好同志,很有军事才能,这样的将领如不去团结,还要团结谁呢?他还说,叶挺是热爱党的事业的,热爱人民解放事业的,不能认为他现在不是党员就不欢迎他。中央考虑,目前叶挺留在党外对党的工作更有利些。我们要像信任党内同志一样信任叶挺同志,军事上要放手让叶挺指挥,你着重于总的领导和东南局的工作。周恩来还专门在住处“种墨园”同叶挺和项英合影留念,鼓励叶、项团结战斗,共图大业。据时任新四军秘书长的李一氓回忆,此后叶、项之间开始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
“种墨园”的主人陈冠群是国民党党员,先后担任过云岭地区的保长、乡长、第三区区长。1938年8月2日,新四军进驻云岭时,陈冠群将叶挺军长接到家里居住。周恩来到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工作,就下榻于“种墨园”,在此度过20天。其间,周恩来在军部大会堂作报告时,陈冠群作为开明民主人士应邀出席。陈冠群对周恩来十分敬重,在周恩来即将告别云岭之际,特地在军部附近的“源发祥”饭店为其饯行。皖南事变发生后,陈冠群利用他的特殊身份,掩护帮助了部分新四军指战员突围。陈冠群的长子陈长寿清楚地记得,当时皖南特委书记李步新在突围中与部队失散,在当地群众帮助下躲在南堡村一个山头上。陈冠群得知消息,立即请当地保长徐承恩为他送去10块大洋和1套便衣,让其化装成老百姓突围。
经过实地观察和调研,周恩来对新四军的实际状况和处境,有了更加具体和清晰的了解。当时,新四军主力驻扎在皖南,而长江沿岸据点被日军占领,军部背面是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驻地,左右两侧也有国民党军队密集布防,处于一面临敌、三面被围的极为不利的境地。新四军的活动区域被限制在东起芜湖、宣城,西至青阳、大通镇这一横宽约100公里、纵深不过50公里的狭长地带,遇有不测,几乎没有回旋余地。因此,帮助新四军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根据新四军所处的区位和周边敌情,周恩来与新四军领导人反复研究,商定了新四军今后的活动方针。周恩来认为,新四军驻地东面是日军占领区,日伪军占领了大中城市及交通沿线,新四军应该到东线去抗战,建立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应鲜明提出“向东作战”;新四军在华中抗战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是江北,即皖东、苏北地区,故应确定“向北发展”;新四军驻地南面是驻扎十多万重兵的国民党第三战区防区,而日本侵略军尚未向浙赣线进攻,这就决定了新四军不可能向南发展而只能防御,出于策略上的考虑,以提出巩固现有阵地为宜。于是,根据中共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周恩来提出了新四军“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的发展方针。毛泽东完全同意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次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对新四军发展方针的指示》中,根据周恩来概括的三句话,强调新四军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