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班长:11次实弹发射23枚导弹全部摧毁目标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侯国荣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09-20 03:07

图片摄影:银文邦

最美的风景,往往在下一站

2012年11月,边城于田,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哐当!哐当!”一列绿皮火车载着木塔里蒲·阿不都拉和新战友走走停停,在戈壁滩上晃悠了8天7夜,才来到民族英雄岳飞当年叱咤风云的地方——贺兰山古战场。

“排成一路,下车!”木塔里蒲·阿不都拉一个箭步跨到了站台上,先伸了个懒腰,然后将冻得发麻的双脚跺了跺,想让全身的血液随着自己的梦想一起流动起来。

刚下火车,又乘汽车。一辆军用大卡车继续载着他和其他7名维吾尔族战友沿着戈壁滩上特有的“搓板路”,一路向东疾驰。

看着窗外越来越荒凉的景色,对军营满怀期待的新兵们有些失落。“这鬼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还塞上明珠?”一个胡子拉碴的“巴郎子”率先打破了车厢里的寂静。顿时,一帮“不知天高地厚”的新兵蛋子活络了起来:“我看,这里比我们南疆还苦;乖乖,既来之则安之,图舒服你就不要来当兵……”

不知过了多久,军用大卡车突然一个大拐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扇大门矗立眼前,门上“钢铁利剑团”五个大字遒劲有力。

“他们说的话,我们一句都听不懂。”一下车,几个维吾尔族新战友就遇到了难题。他们又是比划,又是拍胸脯,急得抓耳挠腮,但是接站的老兵们同样没有一个人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这是一段木塔里蒲·阿不都拉至今忘不了的尴尬经历:“那段时间,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战友们有的谈学习体会,有的搞主题演讲,可我们8个人既不识汉字也不懂汉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憋屈得很。”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自己不比别人笨,堂堂七尺男儿怎能让‘话’给憋死?”木塔里蒲·阿不都拉自言自语,“一个少数民族战士,如果听不懂汉语,讲不好汉语,就像黑暗中找不到太阳,不可能当好兵的。”

就在那一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语言关这道坎跨过去。”打那以后,厚厚一本《维汉字典》成为木塔里蒲·阿不都拉随身携带的“红宝书”,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汉字、练普通话上。

“你这么胡折腾,究竟为什么?”有战友发问。

他笑呵呵地回答:“我们维吾尔族有句谚语,‘一个人只要有恒心,就能数清天上的星星’。”短短1个月,他凭着超强的意志和记忆力,硬是将3000多个常用汉字背得滚瓜烂熟。

新训结束时,他字正腔圆地用汉语为战友们即兴演讲:“看着北斗星走/身处黑夜不迷路/跟着党走/一路光明会幸福……”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新兵下连后,适逢团里开展“学主席讲话、当打赢先锋”活动,几个维吾尔族战友由于汉语学得不好,正为跟不上学习进度发愁。

“能不能把重要讲话翻译成维语,方便维吾尔族战友学习。”训练间隙,木塔里蒲·阿不都拉找到连队干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放开手脚干,你肯定行!”连队干部的鼓励,点燃了他翻译的热情。但这对于初学汉语的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晚上,他总是一个人待在学习室“孤灯奋战”。

“最美的风景,往往在下一站。”让连队官兵佩服的是,他仅用10天时间,就翻译出一本两万余字的维汉双语理论学习小册子,送给维吾尔族战友们。

“能为战友做点事,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夏夜,在连队葡萄架下,我听他讲述了翻译维汉双语理论学习小册子时的心得体会。

“有时翻译一句话,你虽然心里清楚,但是按照汉语字面意思译成维语后,就变成另外一种意思。”他说,“比如,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成维语就很难理解,但我把它译成维吾尔族谚语‘没有意义的青春如同河滩上的乱石’,大家一听就明白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