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载后,曾经的东北抗战主战场如今怎样了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宇 茅欣鹏 裴贤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09-05 10:29

近日,武警辽宁省总队组织官兵走访精神地标,缅怀革命先烈。图为官兵们瞻仰苗可秀烈士纪念碑。赵野超

凝望现实——

是什么力量能够穿越时空

1945年9月2日,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四万万中国人民举国同庆,庆祝属于自己的胜利。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现在,中国以立法形式确立,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志。确立纪念日,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武警本溪市支队支队长于鹏的话发人深思:假如再有战争来临,我们靠什么去争取新的胜利?又怎样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

80多年前,深山密林里,几块平整的大石头,就是抗日联军战士苦练杀敌本领的地方,当年刻下的字迹虽已模糊,可练兵打仗、砥砺血性、激发胆气的壮景却在重走抗联路的武警本溪市支队官兵中处处可见。

“本以为很容易就走下来了,没想到走得如此艰辛,惊心动魄。”这是大多数官兵出乎意料的感受。

带兵带士气,强军强精神。一路走来,虽然“敌情”不断,战味浓浓,但满眼尽是官兵去任性、砺血性、添胆气的豪迈场面。官兵们仿佛穿越了80多年的时空,就像当年的抗联将士,迸发出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力量。

“军人不能患精神上的‘富贵病’,必须擦亮令敌胆寒的精神刀锋。”于鹏的话响彻在白山黑水间。“抗日浴血奋战的历史照亮了强军征程,这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路走来,17个课目实战化训练,实现了从“走起来”到“打起来”的转变。走、打、吃、住、教、管、训、保,全程硝烟弥漫,“战”味十足,达到了练思想、练打仗、练作风的目的。

老战士邹友理和项守山回忆起抗战的情景时说:“抗联将士情同手足,一口饭、一口水都你让我、我让你,给最需要的伤病员,打起仗来更是生死与共……”

“英烈的足迹昭示我们,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都不能丢。”聆听官兵的心声,相信未来他们势必会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