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树志在训犬。冯开华 摄

搜救犬正在寻找“幸存者”。冯开华 摄

搜救犬发现了“幸存者”,吠叫不止。冯开华 摄
搜救犬也一样,它们把一生最好的时间倾注于“拯救生命”,常年出入废墟现场,划破爪子、摔折腿、滚了一身泥都是常事。它们的足迹遍布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基斯坦、海地、尼泊尔、青海、汶川、玉树、甘肃……灾难发生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身影,有它们的地方,就有生命的希望。
2010年1月,8名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地大地震中牺牲。找到他们的遗体,这些搜救犬功不可没。贾树志记得很清楚,当时,北京还是数九寒冬,中国国际救援队出发时机场的雪已经积了很深。此时的海地却是40度高温,太热了,搜救犬到了海地后身上的毛哗哗地掉,回到北京自己再重新长出来。
幸运的是,没有犬因救援而牺牲,服役期满后,搜救犬队依然会好好照料它们的晚年。

搜救犬的“宿舍”。冯开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