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网评论:谁的心里没有一只《风筝》?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井延坡责任编辑:张颖姝
2018-01-07 15:26

简而言之,是信仰,是初心。唯物主义者的初心,可以是信仰的代名词。初心人人有,顺风顺水没感觉,最是逆境不堪问。有观众点评说,当旁证已死,自证有险,郑耀先只好走上“心证”之路: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心证”一词用得好,纵然凄风苦雨,也不背叛信仰、不忘记初心,这是真正共产党员的试金石。

再而言之,是权衡,是选择。当和组织的联系被切断了,郑耀先就处在了一个心灵的十字路口——失去了组织,失去了领导,也同时失去了约束,失去了牵绊。花自飘零水自流,善恶的选择从此就全部交给他一个人了。从恶,他可以切割过去,顺水推舟,游刃有余;从善,他必须面临更大的风险,陷入将来有朝一日百口莫辩,说也说不清、说也没人信的尴尬。郑耀先选择了后者,宁愿难以漂白身份,宁愿承受怀疑诘难,也要走向心中的光明。

进而言之,是骨气,是气节。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气节和骨气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人格、有脊梁的一把尺子,是做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基本品质。正如苏轼《留侯论》中所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气节,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有骨气的人,才能力量无穷;讲气节的人,才会志存高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