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国防大学专家解读:2020年新域新质力量发展形势

来源:国防大学 作者:张伶、张啸天、马培浩、莫时鹰 责任编辑:李佳琦
2021-01-07 09:29:35

前言

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和此伏彼起的冲突事件中,2020年悄然过去。回望这一年,各国艰难抗击疫情,大国竞争持续加剧,单边主义、保守主义逆势回流,世界格局加速调整,多域安全风险上升。全年虽然没有爆发大国军事冲突,但在灰色地带、边缘地带、新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把军事实力作为保障安全、应对风险、谋求主动的重要依托。

围绕“解读2020年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形势”这一主题,国防大学微信公众号邀请国家安全学院“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研究团队”撰写了一组文章,今天推出的是《2020年新域新质力量发展形势》。

“纵观人类历史,那些最有效地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转入另一个领域的民族,总能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

——《高边疆》

新域新质力量是被寄予厚望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其所根基的新型作战域往往具有疆域属权未定性、力量辐射全域性、作战效果战略性、未来发展突变性等特点,是大国战略竞争的热点领域,也是制胜未来的关键领域。2020年,新域新质力量建设发展节奏加快、效能凸显,正在改变军事力量结构和战争形态。

太空战场化时代开启

以美国成立太空军和颁布《太空作战规划指南》为标志,太空军事力量建设进入大发展大转型时期,太空战场化时代开启。

一是陆续推出战略与条令。如果说2019年是美国太空军事能力建设的“成军年”,2020年则可称为太空“战略年”和“作战年”,多部与太空相关的战略、条令、规划相继出台。6月,美国防部发布新版《国防太空战略纲要》,提出要建立太空优势。8月,美太空军发布首份作战条令《太空力量》,为太空军发展指明了方向。11月,美太空军发布《太空作战规划指南》,确立了太空军建设与使用的框架基础。12月,美国政府发布新版《国家空间政策》,重申美国在空间领域的领导地位,认为空间是美国当务之急,太空军必须保护美国太空利益。

▲2020年6月,美国发布新版《国防太空战略纲要》

二是太空战场化威胁临近。2020年初,美国智库发布太空态势评估,强调攻击性太空能力的发展与威胁,建议美国做好准备,加强太空战场建设。10月,美太空军成立了首个职能司令部——太空作战司令部,标志着美太空作战体系建设基本成熟。同时,美提出“轨道战”概念,组建第9德尔塔部队,专门负责轨道战。美国防部太空发展局(SDA)加速推进“下一代太空体系架构”。在世界军事强国美国的引领与示范下,太空战场化威胁逼近。

三是抢占太空资源。向下抢占低轨资源,向上进军月球和行星,成为2020年一些国家的太空战略。继2019年美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发射低轨卫星星座“星链”以来,多个国家发布建设低轨星座计划,竞相抢占低轨资源。同时,月球作为高价值太空资源也成为涉足热点,继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宣布登陆月球计划后,阿联酋、韩国在2020年也推出登月计划。2020年5月,美国抛出《阿尔忒弥斯协议》,对探索月球制定新的标准,希望有兴趣参与登月的国家在其框架中谈判,并宣称要在未来月球基地周围建立“安全区”。11月,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要在月球上建核电站、飞行系统和着陆器,以便在月球、火星和其他地方执行长期任务。这种对太空低轨与月球的“圈地式”竞争,将会把太空推向殖民化、地缘化的危险境地。另外,发达国家对小行星的探测也在加速。例如,12月份,日本2014年发射的“鹰隼2号”小行星探测器从行星“Ryugu”返回地球。

▲2020年5月,美国NASA公布《阿尔忒弥斯协议》

大国太空争夺进入新的阶段,围绕太空低轨资源的争夺趋于激烈,进军月球、行星和深远太空的步伐明显加快。

网络空间能力全谱化

2020年,各国网络力量建设全面推进,网络舆论战十分活跃,智能网络技术悄然应用。

一是注重网络威慑和进攻力量建设。2020年3月,美国“网络空间日光浴室委员会”提出《分层网络威慑战略》,建议美国政府建立从竞争到危机再到冲突全频谱网络威慑能力。8月,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保罗·中曾根在《外交》杂志撰文认为,美军网络战士已经改变了“被动性的防御姿态,越来越多地与外国网络对手交战”。美国网络部队不再是应对型“战备”,而是主动式“接触”。例如,2020年2月,美第567网络空间作战大队举行代号为“狩猎活动”的网络作战演练。

▲2020年3月,美国“网络空间日光浴室委员会”提出《分层网络威慑战略》

二是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美军网络司令部成立以来,着眼体系作战成立了联合网络战集成办公室,重点建设统一平台、联合网络指挥与控制、态势感知和网络运营四个系统。目前看,“持续网络训练环境(PCTE)”取得较好进展。美网络司令部举行的“网旗20-2”演习,美国战略司令部的“全球闪电行动”演习中,均使用了PCTE。

三是网络舆论斗争更加激烈。2020年,美国发动“清洁网络”计划,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对中国微信、抖音等采取强制措施,或限制经营,或阻断链路。在特朗普指责中国后,西方网络上反华言论数量上升。对美国的一系列行为,俄罗斯媒体分析认为,“是华盛顿,而不是北京,精心策划并领导互联网监控的世界。通过遏制中国的领军科技企业,华盛顿谋求保持世界互联网中心的地位,进而保持全球间谍活动中心的地位”。另外,社交机器人已经成为网络舆论战的“暗器”。10月,前白宫反恐和网络安全主管理查德·克拉克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网络攻击者有时不是人类,而是机器学习算法。它们集成了所有已知的黑客技术,并以机器的速度运行”。

这些情况表明,网络空间斗争更加激烈,网络攻防能力的作用增大。随着智能技术发展,网络与智能融合的战略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强国战略能力的重要突破点。

北极地区力量不断增多

北极地区因其丰富的尚未开发的战略资源、海运通道的潜在价值与军事行动的特殊地位,成为地缘竞争的热点。2020年,北极竞争热度再上台阶,军事力量持续增多,军事化程度增强。

一是更新北极战略,强化战略能力。2020年3月,俄罗斯出台《2035年前俄联邦国家北极基本政策》。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2035年前俄联邦北极地区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该战略是3月出台的“基本政策”的落实,旨在保障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2021年1月1日,俄罗斯北方舰队升格为与西部、南部、中部和东部军区平级的“第五军区”,作用范围覆盖北极圈、北大西洋等。

二是增加兵力部署,加强战场能力。2020年7月,美国空军发布首份《北极战略》,计划在北极地区建立起全体系的作战能力。并计划在阿拉斯加基地部署大量飞机,将成为北极地区最大的战斗机群。美国海军正在北极地区投放无人潜艇和传感器浮标网络,加强感知与侦察。例如,8月以来,美国“海狼”号核潜艇先后访问了挪威特罗姆瑟和英国皇家海军潜艇部队驻地,旨在加强北极军事存在。

▲2020年8月,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在挪威海峡上浮

三是加大演训力度,提高战备能力。2020年4月,俄罗斯空降部队在北极极端条件下,进行了史上首次空降演习。10月,俄军“棱堡”导弹部队发射了“缟玛瑙”反舰导弹,成功命中海上靶标,开始在北极地区战斗值班。美国不甘落后。5月,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的4艘舰船进入俄罗斯西北部北极海岸附近的巴伦支海,这是美军舰自1980年以来首次进入该地区。6月29日-7月10日,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挪威、英国北约6国在北极地区举行“活力猫鼬-2020”演习,旨在测试水下作战技能以及抗侦察能力。

这些举动表明,北极地区竞争态势加剧,军事力量增多,战略价值、战略竞争和战略风险同步上升。

深海空间力量悄然发展

随着相关技术突破,深海不再深不可及,深海空间力量悄然兴起,对深海活动的想象逐渐成为现实。

一是深海概念研究再度兴起。2019年,美海军作战部长战略研究小组重提深海概念,将深海对抗战、深海基地作战、深海设施防御战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也提出了深海特种作战概念。未来随着大量无人潜航器的运用,与深海无人作战相关的概念与战法也将浮出水面。2020年12月,美大西洋理事会发布《无人系统时代保持水下优势的美国战略》报告,对无人潜艇器的军事应用与风险做出研究,提出开发“进攻性水雷战”“反水雷战”“有人/无人系统作战”概念的建议。

二是深潜技术装备取得新突破。2020年5月,俄罗斯“骑士”-D无人深海系统下潜10028米,成为世界上首个触底马里亚纳海沟的无人潜航器。10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新一代大鲸级首艇“大鲸”号下水,计划2022年正式服役,该艇采用先进的锂电池推进技术和降噪技术,能够下潜更深,续航时间更长,隐身性能更好。11月,中国“奋斗者”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深潜试验。2020年全年,多个国家努力寻求深潜技术突破。

▲2020年10月,日本“大鲸”号潜艇举行下水仪式

三是深海装备加速研制列装。美国海军着手在潜艇上部署更多射程约1600千米的“海上打击战斧”,拓展西太平洋海域打击范围。7月,美国海军向通用动力公司追加1360万美元,用于开发“刀鱼”无人潜航器项目,拟于2021年完成、2022年量产。12月,美军《30年造舰计划》将无人作战平台发展目标列入规划,未来5年计划建造8艘超大型无人潜航器,2045年该数量将达到24艘。

各国加强水面力量发展的同时,着眼赢得新空间优势,加大深海技术和装备研发,部署各类无人潜航器,这一空间领域的力量将会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高超力量群体性涌现

2020年,世界多国加紧研制、试验和部署高超声速武器,这是高超声速武器群体涌现、高超声速力量加快部署之年。

一是频繁进行高超声速武器测试。2020年,美国加大高超声速武器研制和试验进程。3月,美军在夏威夷的武器试验场成功进行一种海、陆、空“通用型高超声速滑翔体”飞行测试。8月,美军进行空射型高超声速导弹AMG-183A的空气动力试验,计划2022年实战应用。9月,美国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组织完成了DARPA委托的“高超声速生产加速器设施”方案研究,努力推动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高效量产。12月,美国空军首枚“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概念”试验弹试射失败。俄罗斯是高超声速武器研发的先行者,进程比美国更快。11月,俄罗斯分别从“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和“喀山”号核潜艇上成功完成“锆石”高超声速导弹试射。12月,俄罗斯红星电视台首次播出了“先锋”高超声速洲际导弹视频画面,普京曾称该型导弹能以20倍音速飞行,具有滑翔机动能力,可突破对手的导弹防御系统。此外,日本、法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积极研发高超声速武器,寻求加入“高超俱乐部”。

▲2020年12月,俄罗斯媒体播出“先锋”高超声速导弹画面

二是推进高超声速武器列装部署。俄罗斯拥有“先锋”“匕首”“锆石”等多款高超声速武器,高超声速武器发展步伐最快。8月,俄罗斯国防部通告称,计划将4个战略导弹团的装备升级为“先锋”和“亚尔斯”型导弹,并为北方舰队海军航空兵装备“匕首”导弹,为大量新老舰艇装上“锆石”导弹。美国继续增加高超声速武器研制经费,希望尽早列装部署。在美国公开的2021年国防预算中,其空军划拨3.82亿美元用于高超声速技术,并将发展重点转向空射式快速反应武器。12月,日本政府网站称,将逐步开发和部署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和超高速滑翔弹两种防区外高超声速武器系统。

三是研发高超声速武器防御系统。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军计划近期接收新款S-500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具有拦截高超声速武器的能力。2020年7月,美国政府问责署发布美军“导弹防御系统”系列项目年度报告,报告认为美国导弹防御局提出的“高超声速滑翔阶段区域防御武器系统”项目面临重大技术挑战,该项目旨在拦截“先锋”“匕首”等采用助推-滑翔技术路线的高超声速导弹。12月24日,美国国会为导弹防御局批准一项1.3亿美元的预算,用于研发能够跟踪高超声速武器的卫星星座,以监视中俄等国所有的高超声速武器、反卫星导弹和其他尖端技术。

可以预见,高超声速武器系统研发和运用,将以其独特的快速毁伤能力与智能感知系统一起,把战争带入真正的“秒杀”时代。

无人系统普遍运用

2020年也是“无人机之年”,年初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将领被击杀,年中的“纳卡”冲突,年底的伊朗首席核科学家被暗杀,都有无人系统的身影,无人系统和无人作战成为年度热点。

一是无人系统加速列装。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养得起一支昂贵的现代化空军,无人机因其造价低廉、性能特殊并可以摧毁高价值装备,越来越受到青睐。2020年,无人系统进入高速发展和列装时期。英国新款长航时无人机试飞成功,将于2021年装备部队;俄罗斯新航母将搭载第六代无人机;日本将于2022年列装美“海上卫士”大型无人机;美国海军发布最新“30年造舰计划”,公布无人平台发展目标。

二是无人系统集群化发展。2020年4月,美国防部DARPA提出至少4艘无人水面舰艇通过编队组成“海上列车”构想,旨在提高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无人舰艇远征作战能力,该项目计划2023年底前进入原型舰试航阶段。8月,美国陆军“2020融合”演习中测试了地面机器人与小型无人机编队战场侦察测绘、目标识别,2021年将进一步探索集群技术和“无人团队”。1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展“有机精确活力-单兵轻型”项目,研究超小型无人机集群作战。根据俄罗斯国家防御计划,未来5年,计划为每个炮兵旅、空降兵团、战略火箭军各兵团和航空兵基地均编配无人机分队,并加大无人机集群作战试验。

▲2020年12月,俄罗斯媒体报道无人机与有人飞机融合训练

三是积极研发反无人系统。无人系统的威力越来越大,无人系统与其他武器装备结合,还将产生新的效能。对此,各国加快无人作战试验的同时,积极研发反无人系统。2020年7月,美国陆军协会年会展示了先进的反无人机激光装置,预计第一批样机将于2021年5月交付部队,2022年成为美军标配。另外,五角大楼在筹建“反无人机”院校,旨在提升部队无人系统对抗能力。9月,俄罗斯演习中演示了拦截假想敌核武和无人机的行动方法。电磁武器是对付无人系统的重要装备,俄罗斯计划为部分战机安装电磁炮。

随着无人系统广泛运用,尤其是其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武器装备系统、军事力量结构、战争形态都将发生变化,人在其中的作用和作用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2020年,新域新质力量加速发展,世界强国军事力量体系的打击能力、要素融合能力、跨域行动能力、系统支撑能力、智能化程度并行提高,正在描绘这一轮军事革命的概略轮廓。

(作者系国家安全学院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研究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