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为了课堂紧贴战场,他上高原、下海岛、走边关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宗怡 责任编辑:王凤
2021-01-27 13:27:38

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他是第一完成人;学院大项教学工作中,总有他的身影;谈及实战化教学改革,总有人提起他的名字……

他叫薛磊,现任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督导组组长。从教38年来,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以一名战斗员的姿态长期奔走于军事斗争准备一线,着力推动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在课堂落地生根。

2011年前后,时任某系主任的薛磊有感于综合对抗、联合作战是未来战争的方向,决定对课程体系进行大幅改革,深化军事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等方方面面。起步初期,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设定,教学内容如何优化等问题,一个个横在团队面前。

“教学最终是为了服务新质战斗力生成,为什么不从实战中找答案?”正当大家无处下手时,薛磊一语点醒梦中人,带领团队开始了广泛的调研。

七月的合肥绿荫点翠、蛙语蝉鸣,正值干教学员们暑休返乡时,薛磊一行却逆行至西藏,接受烈日与风沙的考验。为攀登上海拔5000米的高山哨所,53岁的薛磊在缺氧状态下一步步艰难前进着,耗尽体能才到达掩体附近的临时侦察战位。

“边境高原上,我们截获了敌新型飞机的雷达信号……”新学期的授课过程中,薛磊第一时间在课堂上复盘了侦获信号的过程,一同带回课堂的,还有高原边防战士献身国防的动人情怀。

“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所说的那几位边防侦察员。为实时掌握情报,守护边境安全,和我们年纪相仿的战士们裹着大衣在高原坑道中日夜蹲守,相比之下,学习的辛苦真算不上什么”学员胡文龙说。

从孔雀河畔到“世界屋脊”,吹过炽热的海风,又越过莽莽荒原,薛磊和团队一边服务部队,一边摸索基层单位的实际需要,一边思考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海量的数据与案例源源不断汇总到学院,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目标指向与战斗力生成要求不够适应、课程设计与一线战场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此后的数年里,毕业演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也在薛磊的牵头和指导下不断创新改进,“实战案例研讨、实装效果演示、实情想定作业、实兵对抗演习”衔接递进的“四实”教学组训模式进一步走向成熟。

经过七年的探索和实践,团队有效实现了电子对抗战术教学由专业对抗向综合对抗、由兵种作战向联合作战的延伸,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提升。2018年,团队适时总结改革经验,并一举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一个教员最值得骄傲的,不是他个人取得的成果,而是他培养的学生!”站在学院年终总结表彰大会领奖台上,薛教授一改往日从容,声音颇有些激动、颤抖。七年来,他带领着团队在寂寞中坚守,在困难中前行,只为向战场输送更多青年英才,兑现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