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勤务学院某教研室教授雍歧卫——
“和学员一起创造未来”
■张俊杰 杨 杰
陆军勤务学院教授雍歧卫(右二)与学员探讨项目课题。张子卓摄
高耸入云的山间,一条输油管线如丝带般蜿蜒伸向天边。
泵站里,机器轰鸣,一位身着藏蓝色工作服的军人紧盯着油表的细微变化,生怕遗漏分毫。随着数据不断生成,一条完整的测试曲线跃然纸上。
这位军人,便是陆军勤务学院某教研室教授雍歧卫。为保障演训任务,他正在对输油设备进行最后的摸底排查。从一名地方大学毕业生到全军能源领域专业人才,雍歧卫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坚守了20余年。
在别人眼中,他身上有很多光环—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但雍歧卫说,他只是一个教员,一名把青春献给军队油料事业的科研工作者。
师生奋斗油管线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陆军勤务学院教授雍歧卫办公室的门被叩响。
几名油料专业的本科学员走进房间。雍歧卫在上课时提到的某款新型装备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看到学员们,雍歧卫面露笑容,他放下手头的工作,打开了一个迷彩色的保险箱。“这就是我在课上提到的监控设备,它是一个传感器的集合平台,具备战场感知等功能。”他一边说着,一边转动设备,对每个构件逐一讲解……
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教员,雍歧卫和学员们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看着学员们一点点成长进步,他既欣慰又自豪。
环顾雍歧卫的办公室,整整半面墙的大书架映入眼帘。在错落的书脊前,一张略显陈旧的照片引人注目。照片中,一个年轻的身影蹲在庞大的油泵旁,专注地观察着设备的运行情况。他的身边,站着一位面容慈善、目光深邃的中年人。
这张照片里的年轻人正是雍歧卫,那年他刚成为一名教员。身旁则是他的老师,军队油料储运工程学科的奠基人、原后勤工程学院教授——蒲家宁。
雍歧卫在地方大学求学期间,蒲家宁教授曾到他们学校介绍团队的科研成果。被军队科研工作者们身先士卒、报国强军的事迹深深打动,雍歧卫决心投身军营。
一年后,雍歧卫如愿成为蒲家宁科研团队中的一员。没多久,他就和团队成员一起,受领了升级改造某野战输油管线系统的任务。
齐齐哈尔的冬天,寒风凛冽刺骨。脚踩冻土,雍歧卫心里百感交集。团队成员要面对的不仅有技术上的难题,还有来自外界的各种挑战。
雪野之上,星光点点,灯火微明。泵站里,众人围坐在一起,炊事班正在分发晚饭:一袋方便面。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想泡开一碗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雍歧卫不知所措地看向了他的老师。
蒲家宁拿过面饼,一点一点掰成小块,然后打开保温杯一块块塞进去。拧紧杯盖,解开军大衣,他把杯子贴身抱住,最后拉上拉链,静静等待……恶劣的环境让人焦躁不安,但老师的言传身教犹如一针“镇定剂”,让雍歧卫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如何适应极端环境”“保障效率怎样提高”……大量亟待解决的装备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一个雪后的清晨,某设备突然报出故障。经过一番排查,发现是橡胶圈冻结影响了管内的气密性。面对逐渐严峻的压力情况,雍歧卫毫不犹豫地解开棉衣,紧抱住装备,试图用自己的体温使橡胶圈恢复功能特性……那一刻,他脑海中浮现出老师顶着寒风在冰天雪地中检查装备的身影。
几个月艰苦攻关,在蒲家宁教授的指导下,雍歧卫不断尝试新材料、新技术,终于实现了野战输油管线适应严寒条件的改造升级。
20多年过去,雍歧卫已经成长为军队油气储运领域的专家。每当看到那张老照片,他都会回想起那段充满挑战与激情的岁月,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关爱学员、指引学员。
师生奋斗油管线,从蒲家宁到雍歧卫再到现在的学员们,一条管线把三代人紧紧地拴在了一起。秉持师承,雍歧卫扎根讲台默默耕耘,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倾囊相授,只为让学员们所学更多、收获更多。
向战脚步不停歇
讲台在哪里,战位就在哪里。
多年前的一个午后,雍歧卫如常地在办公室里准备教案,停笔起身时,双腿却突然无法自控地颤抖起来。联想起近期刚进行过体能考核,他并没有把身体的不适放在心上。
上课时间快到了,雍歧卫从办公室向教学楼走去。但在那条熟悉的路上,他步履蹒跚,走得跌跌撞撞。
一节课很快过去,当下课铃声响起时,雍歧卫却没能从讲台上走下来。台下的学员们发现了异样,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经过诊断,雍歧卫被确诊为重度低钾症。
即使是在病房,雍歧卫仍然心系着学员,牵挂着手头的研究。病床上,他执笔批改着学员的毕业论文,不时做上标记,目光停留在字里行间,思绪不时飘向遥远的地方。
从戈壁荒漠到高山海岛,从教以来,雍歧卫走过了大江南北的座座营盘。他向战的脚步从未停止,为战育人的决心愈加坚定。
一次,上级要求雍歧卫立即抽组人员参与某输油管线的排查工作。接到任务后,雍歧卫迅速召集部分研究生学员奔赴任务地域,一边工作一边开展实地教学授课。那段时间,雍歧卫和学员们交流一路、学习一路,真正把课堂搬到了一线。
初入戈壁,阵阵热风吹拂着眼前的“金色海洋”,无边的大漠仿佛大自然最肆意的笔触,在苍茫的天地间泼洒着色彩。
到达落脚点,雍歧卫进一步了解到现场的情况。这是一条绵延数百公里的输油管线,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检查难度一直很大。但命令所指就是前进方向,他和学员们简单收拾后迅速展开工作。
烈日灼烧着大地,如果一不小心触碰到管体,手上瞬间就会被烫出一个水泡。在雍歧卫的指导下,学员们操作设备对每段管线进行逐一排查,对遇到的风险隐患加以解决和修补。
从管体表面到阀门接头,雍歧卫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耐心细致地向学员进行讲解。根据部队实际需求,他组织大家展开课题讨论,确定后续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随着雍歧卫和学员们的检查进度过半,任务区域也逐渐推进到山地丘陵地带。那天,他们一直工作到傍晚,天色渐暗,气温骤降,随行的部队技术员考虑到夜间山地作业风险和雍歧卫的身体情况,提出先暂停作业,第二天再加紧排查赶上进度。
雍歧卫看着学员们,又看了看随行的部队同志,略加思索后问道:“如果进山,技术上的问题我可以确保,夜间的环境安全你们能不能保证?”
“完全没有问题!”部队负责人斩钉截铁地回答。
“那就进山!”雍歧卫手臂一挥,指挥团队继续推进……
晨光破晓,检查工作终于接近了尾声。一夜推进,大家满脸疲惫,但一想到深藏在山里的漏油点终于被发现,又都打心底里高兴。
“做就做到最好,一旦出发,就要向着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回想军旅这一路,雍歧卫坚定地说。
一起创新向未来
翻阅雍歧卫近几年的科研成果不难发现,他的研究方向和军队新质战斗力的生成需求不谋而合,一项项新技术、新应用在他的研究领域落地生根。
“从机械化信息化,再到无人化智能化,油料装备的发展总是紧跟科技变革的脚步。”雍歧卫说,做学问要敢为人先,要有一颗恒心。
前不久,雍歧卫主持的某项目顺利完成验收答辩。在项目初期,有一段经历鲜为人知。
当时,整套设备已基本定型,正在进行实验论证。这期间,一名陆军勤务学院毕业的油料助理员向雍歧卫反映了一些情况和建议,可能会大幅提高管线的铺设效率。
一边是即将定型投放使用的现行方案,一边是难以确定技术难点的新想法。当晚,雍歧卫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即将定型的设备认真思考着。
经过彻夜核算,雍歧卫最终决定重新来做。一个新的构想在他脑海里初具雏形,多项新功能出现在他的设计思路里。
第二天,雍歧卫快马加鞭,带着团队重新讨论方案。硕士研究生学员方钢主动请缨,负责该项目平台的总体设计工作。他加入团队不久,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来证明自己。
实验室里,方钢翻阅着资料书籍,手中的键盘敲得飞快。很快,一套新的虚拟模型搭建完成。
然而,在受力模拟论证中,方钢的设计受到较大风力影响时,就会失去稳定的作业条件。经过多次质量调整,实验结果都没有明显改变,方钢逐渐失去了信心。
看到自己的学员坐在桌前发愣,雍歧卫走上前去,语重心长地说:“遇到困难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断尝试,直至找到突破的办法。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创新的曙光。”说完,雍歧卫启示方钢在材料方面寻求突破,方钢沿着这一思路经过多次尝试后,终于找到了破题之法。
从立项到验收的几年时间里,雍歧卫带着团队成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在今年该学院的毕业学员满意度问卷中,很多学员在“最喜欢的教员”一栏,填上了雍歧卫的名字。其中一位学员写道:雍教授课上的内容紧贴实战,扎根一线谋战研战的身影更令人感动,我也愿和雍教授一样扎根战位、奋斗强军。
学员全琪在毕业分配时,选择了保障一线部队。前不久,全琪给雍歧卫打来军线电话。电话里传来他激动的声音:“教员好,我正随部队在高原驻训,这次野战油库的工作是由我牵头负责的!”雍歧卫听后会心一笑,并适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成功考取博士研究生的方钢,选择继续深造。之前,他多次深入高山海岛,结合部队实际需求、装备使用反馈等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在雍教授的指导下,他继续向智能化无人化领域探索和攀登。
“年轻人思维更敏捷,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思考,勇于探索,总能迸发出无限的活力。”雍歧卫笑着说。
回顾教学生涯,尽管困难与挑战如影随形,但雍歧卫始终以满腔的热情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和不懈努力诠释着对军事后勤事业的满腔热爱。
“以恒心守初心。成为一名教员,和学员一起创造未来,我感觉很幸福。”雍歧卫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