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毕业大考”的狂风暴雨中,我明白了“把后背交给战友的意义”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仲翔宇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5-07-08 09:41:00

阵地上的“毕业大考”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学员 仲翔宇

大巴车一阵颠簸,将我从睡梦中惊醒。眼前这片黄土荒地,就是我们此次毕业综合演练的驻训场。

刚下车,来不及适应环境,我们就投入第一项任务——搭建帐篷。刺眼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皮肤被晒得滚烫。

这里的土地极度干裂,碎石遍布。平日里三锤就能钉入的地桩,此刻需要几个人轮番敲击。气温异常高,钻进帐篷支撑骨架的战友,每过几分钟就轮换着出来透口气。

“让我来,你去喝口水”“让我来换你”……沙哑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时间,“让我来”成为阵地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我接过战友递来的水壶,才发现大家的双臂都被晒得发红。

当最后一个地桩被钉入土中,大家不约而同振臂欢呼。绵延的帐篷在烈日下整齐排开。看着大家黑里透红的脸庞,我忽然觉得,此刻比骄阳更炽热的,是我们同频的心跳。

入夜,突降的暴雨成为这场“毕业大考”的“新课目”。帐篷在狂风暴雨中摇晃,大家蜷缩在一起,肩背相抵时,我突然明白了战场上把后背交给战友的意义。最坚固的庇护所,不是帆布与钢架,而是我们自己。

没想到,极端天气只是演练的“开胃菜”。第一次红蓝对抗中,我就体会到了“战败”的滋味。

“发现‘敌’无人机动向!”作为红方电子防护队下属站站长,当上级下达作战命令时,我操作着教员们自主研发的系统,对“敌”无人机目标实施跟踪,并同步进行致盲干扰。没想到,“敌”无人机飞行速度太快,瞬间超出设备视场范围,我眼看着无人机从头顶飞过,任务宣告失败。

站内成员都沉默不语,我们心里明白,战场就是这样,只有像打仗一样训练,才能像训练一样打仗。

入夜,我们分队召开会议。指挥所决定让我站与另一小组协同作战,对指挥所进行防护。

第二轮红蓝对抗接踵而至,无声的硝烟在黑夜中弥漫。“报告,发现‘敌’无人机目标信号。”蓝方阵地派出多架无人机向我方阵地发起攻击,战友们迅速实施阻塞干扰,采用多种形式对“敌”无人机展开“猎杀”。

夜色深沉,“敌”情不明,我操作设备对阵地周围进行扫描,突然发现两处异常,这可能是“敌”特战人员使用的光学系统。我立即上报指挥所,派出地面小组溯源搜索,果然抓获“敌”隐蔽侦察人员。

“好样的!”教员拍了拍我的肩膀。这一次,我们大获全胜。各分群也传来捷报,我们相拥在一起欢呼,一双双熬得通红的眼睛迸射出兴奋的光。

硝烟散尽,但我心底的烽火仍在燃烧。这场“毕业大考”让我明白,未来的信息化战场,没有按部就班的脚本,只有瞬息万变的对决。凭借淬火后的锋芒,才能牢牢守护住每一寸“净空”。

演训最后一晚,我们并肩坐在野外的星空下,电磁波的“余韵”仿佛仍在耳畔回响。共度4年风雨,我们即将分赴祖国各地,没有伤感、没有失落,因为我们的征途是电波交织的无形战场,亦是更为壮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