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以笔为剑、以智报国:国防科技大学有个“锋略”俱乐部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雷朝阳 秦郁怡 秦旭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5-07-10 13:30:02

在国防科技大学,100多个学员俱乐部如百花齐放,为学员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平台。其中,“锋略”军事战略与国家安全研究俱乐部格外引人注目——“以笔为剑、以智报国”,学员在这里找到了提升自身军事理论和战略素养的一方沃土。

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锋略”俱乐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马建光教授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服务强军的理念,以打开认识世界的窗户、打造研究军事的热土为宗旨,聚焦国际军事热点和前沿问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截至目前,先后参加俱乐部的1000余名学员在《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级媒体发表2700多篇军事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类文章,50余人次在“创新杯”“锦囊”等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获奖,出版学员文集10余册。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许多人都还记得初入“锋略”俱乐部从零起步的艰辛历程:大到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怎样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小到文章如何破题立论、怎样甄别权威资料,学员们常常不得要领。如何让这些充满热情但缺乏经验的学员快速成长?马建光教授等指导老师近距离的悉心指导给出了答案。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办公室就成了另一个课堂。大课间的40分钟、午饭后的半个小时,甚至周末和节假日,只要一有时间,学员便抱着电脑挤在马建光教授的办公桌旁。“点对点指导、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帮带”,让每个学员都能在实践中获益不菲。

然而,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人才,仅靠校内的学习交流还远远不够。为了让学员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思考问题,“锋略”俱乐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不仅邀请全军知名专家授课,还主动走进地方院校开展学术交流。即便频赴国际会议研讨前沿课题,常受邀至各地讲学交流,舟车劳顿间,马建光教授与学员们的思想交流也从未间断——以“键对键指导”突破时空阻隔,将“地球村的经纬作课堂,候机厅的方寸为讲台”。

在薪火相传中,“锋略”俱乐部走过了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发展道路,众多学员毕业后在战略研究领域崭露头角。海军某部干事丘山参加工作10年来,始终与马建光教授保持着密切联系。“每次向教授请教,他总能让我跳出思维局限,学会从战略高度分析问题。”丘山深有感触地说。正是在这种持续指导的帮助下,他撰写的多份研究报告被上级机关采纳,成为所在部队战略研究的骨干力量。

立德树人,为战育人。“锋略”俱乐部通过持续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战略研判能力,形成强劲的磁场效应——众多有志青年学员在此汇聚,共同构筑起思想碰撞与能力提升的成长矩阵,为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