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国防科技大学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铸魂育人的首要任务,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在渠道方式上开拓创新,深化打造“永不离身的理论宝典,永不下线的思政课堂,永在路上的思想远征,永远燃烧的精神火炬”的理论武装“四永”模式,探索推广了“理论闯关”这一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切实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取得更大成效。
一、透过数据看闯关
“理论闯关”栏目自2024年11月开设以来,强化政治引领、体系设计、创新发展、群众支撑、实效检验,以测促学、以测升能,在交锋挑战中学真知、悟真谛、长本领,成为了官兵心中理论学习的好朋友、好助手。
(一)110余万人次参与。“常态学理论,天天来闯关”已经成为大家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化学习的日常习惯。目前,已有110余万人次参与“理论闯关”,从专项答题中系统学习,从相互研讨中主动钻研,从习惯养成中提升能力。这一数据远超传统理论学习模式的参与规模,彰显着网络理论武装新模式,有力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全校教职员工通过便捷参与,理论学习已从特定场域变为融入生活的自觉行为。正如大家所说:“理论强,才能方向明、干劲足。现在每天不闯一关,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理论闯关为学理论、悟思想提供了灵活便利的网络平台,使时时学、处处学、灵活学、有效学有了重要载体。
(二)120人次理论达人涌现。理论达人的群体性涌现是网络理论武装工作从“个体学习”向“群体共进”跨越的生动注脚。气象海洋学院学员徐鑫华的“逆袭故事”广为流传,他通过每日固定3小时学习、整理错题文档、带动战友组建“理论互助小组”,从“零基础”成长为9次上榜的“霸榜达人”,也引领全队形成主动闯关学习的风气。军政基础教育学院215宿舍更成为理论达人明星团队,唐宇谦、姚德钰、曾掠三名学员通过“夜聊研讨理论难点、共享题库资源、寒假视频打卡”等方式抱团进步,全部跻身月度榜单前十。这些典型案例印证了“榜样的力量”,理论达人已从“答题能手”转变为“理论传播火炬手”,通过分享心得、解读要点,推动形成“比速度、学深度、赶先进、帮后进、超自我”的学习生态。
(三)1000多道题支撑。推出原创性、思想性、实践性的多样化题目是理论闯关的关键基础。在设置要求上,我们注重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将历史和现实有机贯通,将重点和体系有机衔接,让高质量的题目点燃学员学习的兴趣。在设置类型上,日常答题设置了时事政治、党史军史、理论热点、原著原文等;专项答题设置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主席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习主席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习主席关于党性修养的重要论述、习主席关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等。在设置特色上,我们注重网上理论学习的差异性和适应性,将“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的育人理念深度融入,适应学员多样化、体系化、精准化的理论学习需求。
(四)3万余名用户注册。覆盖面持续扩大,体现了理论闯关正从“个体兴趣”向“大众参与”深度拓展的独特魅力。目前,注册用户不仅涵盖校内全体教职员工,更辐射至全军多支部队及地方高校,形成军地联动参与格局。陆军某旅、火箭军某部等单位主动联系闯关平台,将“理论闯关”纳入集体学习计划;地方高校通过转载“理论达人故事”,推动军地理论资源共享。这种“全员注册、全域覆盖”的态势,打破了传统理论学习的“圈层壁垒”,使党的创新理论突破场域边界,成为连接军地思想交流的纽带,印证了理论武装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实践成效。
(五)2000余万次点击量。持续攀升的点击量,不仅是数字的叠加,更是理论传播穿透力、思想引领力的生动量化。理论闯关平台形成“高频次、深互动、广辐射”的传播特征,彰显了网络理论武装模式的强大吸引力与渗透力。注册用户平均单次停留时长超8分钟,日均答题3.2次,62%来自“答题+学习资料查阅”的深度互动,而非单纯浏览,形成“浏览—答题—分享”的闭环传播链。高频次的点击量背后是内容质量的支撑,学员在分享中提到,在回答闯关题目时,不仅考查知识点,更引导思考题目背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六)20余人的闯关团队保障。理论闯关团队以“精而专”的协作模式,构建了“校院机关—新闻室—教学系”联动机制,为网络理论武装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某系负责统筹内容题目,学校宣传处新闻室负责网页设计和技术传播。日常工作中,团队成员分工涵盖内容策划、技术维护、活动组织等,通过“每周大讨论、每日小碰头”及时解决问题。在今年的马克思主义学员论坛中,团队指导学员仅用两周就完成《理论达人谈闯关》小品策划,并将这一机制分享给“哈军工”分建院校师生代表。这种“小团队、大协同”模式,既避免了层级冗余,又实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使20余人的力量打造了覆盖全校、辐射全军、走向全国的理论学习平台。
二、固化经验悟规律
理论闯关是学校“能动思政、贯通育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体现,为学员深学深悟党的创新理论、提升理论运用能力提供了重要路径。
(一)坚持以高质量内容满足学习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注册平台、答题互动、实践转化,对试题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每一期题目都注重高标准、严要求、落点实。突出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从命题人到教研室主任再到系主任,严把政治关口,将政治立场与政治承载结合起来。突出思想体系,重点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注重学悟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突出时代特点,注重结合“两个大局”,关注重大理论创新的时代特质,分析党的创新理论的原理性贡献。突出方法运用,注重考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学懂弄通做实。
(二)坚持以创新性方式强化理论学习。开展方式创新,激发闯关热情,营造良好氛围,养成坚持习惯,提升转化成效。学习方式生活化,让成绩排名代替游戏段位,实现从碎片化学习到系统化思考的转变,使理论学习深度融入现实生活。答题方式多元化,除党的创新理论常规答题外,每月开辟专题闯关新通道,开展习近平强军思想等专项答题,既紧跟理论创新步伐,又贴近学员学习实际。组织方式多样化,打破理论学习的“孤军奋战”状态,创新“共学共进”的有组织理论学习方式,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积极转变,将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三)坚持以联动性机制保证学习质效。从组织实施到具体答题,不断创新机制,探索可行路径,着力形成学思践悟的闭环机制,使网络理论武装工作迈上新台阶、产生新质效。严格审慎的命题机制,坚持个人负责与集体把关有机结合,坚持质量至上与收获实效相结合,集智攻关、协同配合、追求卓越,形成了层层审核机制。交流互动的学习机制,深化各层级各领域各群体的常态交流,探讨理论学习的好经验、好方法、好模式。共同进步的帮带机制,建立集体提升机制,组建理论学习小组互帮互助,讲解难懂难记理论,及时分享经验技巧,先进帮带后进,形成共进局面。
(四)坚持以柔性化激励推动整体跃升。注重以评促测、以评促进、以评促建,发挥评价的正面引领效应,突出柔性激励的正面导向作用。立起理论学习的鲜明评价导向,定期组织评选理论达人、理论之星,增强理论学习的趣味性、竞技性、获得感,理论学习注重点燃、激活、圆梦、感动。坚持鼓励先进的柔性激励原则,理论闯关不是为了排名而排名,更多是表扬先进、激励学习,让理论学习成为行动自觉,让“软”推动释放出更多“硬”效果,逐步形成先进带动后进、整体水平跃升的生动局面。有机融入日常的嵌入提升激励,将理论闯关答题成绩纳入班级量化评比,每周表扬先进班级个人,激发学员荣誉意识,提升学员理论素养,夯实个人发展能力基础。
三、着眼质效谋发展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闯关作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培塑理论素养的重要载体,其提质升级不仅是优化内容传播的内在需求,更是服务强军事业、助力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推动理论闯关提质升级,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长远谋划发展,创新思维理念,抓实思路举措,切实把“理论闯关”打造成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全国知名品牌。
(一)赛制优化:电竞机制与知识题库的跨界破圈。打破传统电竞与理论竞赛的壁垒,推动竞技思维与知识体系的融合创新,构建“竞技对抗+知识沉淀”全新赛制。通过游戏化交互、虚实融合体验等手段,将电竞的即时反馈、竞争激励等机制转化为知识习得的驱动力。陆续开设对抗赛道、个人竞技赛道、团队赛道,结合知识答题的正确率、速度等维度设计积分权重,强化“以智取胜”逻辑。
(二)形式创新:线上答题与线下竞技的双轨融合。突破传统理论传播模式,运用创新思维推动栏目形式、载体与互动方式革新,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创新呈现形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情景模拟题、图片分析题等,让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理论认知。拓展传播载体,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平台,线上开发闯关小程序,设置每日一题、积分排名、理论问答社区;线下打造年度盛典,融入知识抢答、理论情景剧等互动环节,设置“理论之星”奖项,联合各大媒体开设宣传报道。
(三)技术赋能:人物画像与个性化图谱的迭代升级。以问题为导向,将栏目成效落到提升学员理论素养、服务教学科研实践上,避免形式主义,确保各项举措可操作、可检验、可推广。建立量化评估体系,从参与率、理论测试成绩、学员反馈意见等维度定期评估栏目效果,每月发布理论达人数据,及时调整优化内容与形式。建立智能陪练,依据参与频率、答题数量,对于新手,精准推送学习资源;对于进阶者,定向强化高阶知识题库。定制生成个性化知识图谱,通过错题本分析,提供靶向训练建议。
(四)价值延伸:达人矩阵与爆款平台的同频共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栏目生态,既要立足当下满足学员理论需求,更要着眼未来军事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趋势,形成长效机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建立“政策解读+学术研讨+案例剖析”内容矩阵。要构建“基础理论”“时事政策”“案例应用”三大模块,结合军事科技发展、国际形势变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定期更新迭代题目,确保内容始终走在理论和实践的前沿。规划品牌化发展路径,通过年度主题赛事、跨院校理论竞技、军地联合闯关等形式,扩大栏目影响力,打造全国影响力的理论闯关品牌。
作者丨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 董晓辉 李铮 胡宇萱 刘增明 周长峰;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工作部 阳恒 席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