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书写逐梦空天美丽诗行——感受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迈步新时代的豪迈足音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乔帅  谭成  中国军网记者雷雨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1-12-17 17:45:05

时值寒冬,记者来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文化宣教中心,驻足医院成果荣誉墙前,墙面上的一等奖序列又新添一份奖项证书。

11月5日,在医院青年科技骨干代表见证下,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成员,将凝聚着27年创新实践的奖项证书悬挂于成果荣誉墙上,也将时隔9年再次问鼎的荣耀融入医院发展历程。

翻开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院史,苏鸿熙、汪良能、牟善初、陆裕朴……一连串耀眼的名字与新中国医学创业史紧密相连;数十载发展征程,该院曾创下20余项国内外首创首例医学技术。

一群人的成长脚步,见证着一所军队医院的奋斗足迹。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为突出代表的新一代拔尖科技人才的涌现,则成为西京医院在改革强军征程中,持续用力擦亮思想品牌、为军品牌、人才品牌、业务品牌的一个缩影。

擦亮思想品牌:以真理力量凝聚人心

西京医院因战因军而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聚焦于铸魂育人,把医院锻铸成一支忠诚于党保障打赢的战斗队。

天空,乌云密布,4架敌机突然从海上袭来。接到敌情通报,我英勇的飞行员迅速驾机升空,与敌机在空中展开激战。此战击落敌机3架,击伤1架。战斗结束,飞行员一看表盘,仅用时2分钟。这个场景,是空军某部空战史上的真实画面。

当航空兵某旅副旅长陈远海站在台上激情讲述时,63年前的这一幕仍然让医护人员热血沸腾。

陈远海所在旅,曾在抗美援朝、国土防空、自卫反击等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被空军授予“霹雳中队”荣誉称号。接到西京医院邀请作传统报告时,陈远海有些担心:医护人员主要负责医疗保障工作,高层次人才聚集,讲一线战斗故事他们爱听吗?

来到医院,陈远海感受到医护人员一心向战、一切为战的浓厚氛围。在他之前,医院已经先后邀请“强军先锋大队”“神威大队”“甘巴拉雷达站”等多支空军英模部队代表进院作报告,以“听英雄故事、做英雄传人”为主题的“蓝天卫士讲坛”已开办5期,期期座无虚席。

举办蓝天卫士讲坛。

“雄鹰霹雳遨苍穹,听党召唤铸忠魂。壮洒热血战虏日,万里无云唯我尊。”听完陈远海的报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级教授邱建华即兴赋诗一首,抒发心中的感慨。

邱建华记得,以往医院报告厅里,多是专业、学术讲座交流,而近几年,讲台上的面孔增添了不少一线部队官兵,“学术风”具有了浓浓的“战斗味”,反而更受青睐。

曾经有段时间,医院迈入转型建设关键期,多种思想相互碰撞激荡,医院少数科技干部也曾一度出现思想波动。党委一班人就此各抒己见,展开激烈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转型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初心使命的归正关键是要让大家从内心里切实搞清楚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西京医院的前身是1939年抗战岁月里诞生于圣地延安的中央医院。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保障打胜仗,是医院的建院宗旨。进入新时代,坚持战斗力标准,强化战斗队思想,按照对战斗力的贡献率统筹各项建设,对西京医院来说,就是要把在抗战烽火中孕育的战斗精神、战斗意志越燃越旺,用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凝聚人心,砥砺斗志。

紧紧抓住这一关键,在“百名军医回老区”活动中,医院医疗队回到延安,为老区百姓提供暖心诊疗服务,参观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保安革命纪念馆和刘志丹烈士陵园。

在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学习教育。

窑洞、书本、石凳……在走出过22位共和国将军的“羊圈教室”——抗日红军大学一科教室旧址,医护人员围坐在一起,回顾自己当初为何参军、为何从医,对照先辈奋斗史感悟初心,对照职责使命寻找差距。

历史和现实,个人和集体,初心和使命,在延安的窑洞里相互交织。不同的讲述中,答案一点点清晰起来:西京医院为军而生、因战而强,医护人员是前方部队的坚强后盾,也是战场的一份子。姓军为战、服务官兵,是永恒的初心使命。

擦亮为军品牌:牢固立起服务打仗指挥棒

生命脆弱,守护生命的人,却必须坚强。

10月18日,空军某基地士官小李在执行一项救援任务时,因吸入大量沼气导致心跳骤停,紧急救治后被转运至驻地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10月24日凌晨,小李病情突然加重,意识丧失。西京医院闻讯立即组织呼吸内科主任宋立强、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西京、神经内科主任江文等专家教授,紧急进行多学科远程会诊。

时间就是生命。专家们察病情、定方案,尝试,再尝试,与死神展开赛跑。小李的病情逐渐稳定,但仍处于昏迷状态。战士的生命高于一切,紧急磋商后,小李被转运至西京医院。

为救治空军某基地士官小李进行会诊。

张西京带领团队立即实施紧急救治,神经内科实施全时视频脑电监测评估病情,多项救治措施同时展开。

终于,生命的征候一点点出现。入院第四天,当医护人员轻轻呼唤他的名字时,小李闭着眼睛,张开嘴巴回应了一声“到”。入院第六天,他意识已经完全清醒,病情趋于稳定,所有的人长舒一口气。

“我们的战士保家卫国,他们的健康属于国家。做战士生命的保护神,就是我们神圣的职责。”正在帮助小李进行运动功能恢复训练的康复理疗科主任袁华说,小李很快就能重返部队参加执勤训练。

关键时刻过得硬源于平时练得精。在这场生命接力中,重症医学专家张西京最深刻的感受是,只有强化为军服务意识,让病房治疗紧盯战场需求,才能真正做到不辱使命。

张西京告诉记者,小李所在专业遇到的危险,曾在医院业务交流会上进行过专门讨论,并研究探索出紧急治疗预案,此次应对起来才有章可循,救治措施及时有效。

医疗、科研紧盯训练场、围绕战斗力,是西京医院转型发展中最突出的亮点。紧盯建设全域保障型卫勤“拳头”力量建院目标,医院抽选骨干组建卫勤分队,全方位锻造实战型救护尖兵;勇担“打仗型”医院试点建设重任,以任务为牵引紧前论证现代战场应急救援能力和信息化战备库房建设;以临战姿态建战斗队,圆满完成野战医疗队全员全装全要素基地化训练考核及评估;参与直升机后送救治演练,拓展跨阶梯救治新模式;建立空中转运接续救治通道,成功救治多名军队危重伤病员。

锻造实战型救护尖兵。

科技强军,为战而研。今天的西京医院,以责无旁贷、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瞄准战场急救、装备研发等领域,多向发力,成果迭出:新型军医背囊,为伤病员后送最大程度争取救治时间;便携式野战麻醉机,为战时特殊情况下手术提供便携、稳定、持续、安全的麻醉支持;全军首个智能化生理驱动型战创伤模拟人,推进仿真战救训练体系向实战化、科学化、标准化转型;全军首台野战移动CT车,可在极端天气及复杂地域展开作业。据医院政委王中宝介绍,今年全院立项在研的65个军事医学研究课题,全部来自卫勤保障一线。

擦亮人才品牌:锻铸素质过硬医研方阵

“未来作战,官兵都在后方,战场上都是机器,军医的战位在哪里?”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叫路天祥,一位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博士生。

6月17日,在西京医院博士生招聘现场,路天祥了解了这家医院的发展历程,又参观了建立在该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中心,让他深受触动: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未来军医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来院应聘博士参观文化宣教中心。

当天的“高层次海内外博士见面会”上,70余名来自海内外知名院校的医学博士齐聚一堂。院领导从文化传承、学科特色、技术优势、科研平台等方面,详细介绍医院发展现状和人才配套政策。招聘现场气氛热烈,应聘者踊跃。

一份80年前的手写病历,吸引新聘文职人员吕小慧看了好几遍,她从中感受到的是一位老军医的大爱仁心;一张抗震救灾现场的老照片,让北京大学博士王祯深受触动,他从中感悟到当代青年应有的担当。

当天的参访和面试活动结束后,14名博士现场签订就业协议。据院长李林介绍,在今年的人才招聘中,西京医院择优招录百名博士,人才引进数量、质量均创历年新高。

博士现场签订就业协议。

现代战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按照人才强军战略要求,西京医院逐步探索建立起新的选才、引才、识才、留才机制,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正在强军兴院的征程上加速集结。

坚持党管人才、组织选人,编制医院人才发展规划,按因需设岗、以岗选人原则,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机衔接,实现“订单式”选才。

变“等人思维”为“抢人思维”,超前启动年度人才招聘计划,组建专业团队前往双一流院校宣讲政策,遴选前沿交叉领域优秀毕业生。推进“名校+”博士方阵扩容计划,邀请预录取海内外名校博士,提前走进医院见学、走近岗位体验。

以广阔的发展前景、清晰的职业路径、有力的政策扶持、舒适的人文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沃土,实现了以人才促事业发展、以事业成就人才的良性循环。

发挥医院30多个全国主委、副主委学科辐射作用,搭建起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4个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为人才构筑宽广发展平台。

以空军的辉煌成就、大学的悠久历史、学科的深厚底蕴丰富西京人文环境,建成文化宣教中心,开展中华名院系列讲座,用使命感、荣誉感、自豪感,形成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在系列人才举措叠加效应引领催化下,肝胆外科窦科峰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胃肠外科季刚、皮肤科坚哲分别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长江学者,重症医学科张西京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骨科吴子祥获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技基金,骨科黄景辉、核医学科康飞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21年度,医院474名聘用人员晋升职称,27名聘用人员获批国科金项目,成为科技创新贡献率的又一重要“增长极”。

擦亮业务品牌:依靠创新实现内涵发展

行走、跑动、跳跃,这几个再普通不过的动作,曾是患者小孔想都不敢想的过往。

多年前,小孔意外被拖拉机碾伤,腿部开放性骨折,小腿最重要的支撑骨——胫骨缺损达12厘米。多方求医,医生给出了两个方案:要么终身残疾,要么截肢后安装假肢。

那时候,热爱跑步、打篮球的小孔感觉自己的人生“看不见光了”。在痛苦挣扎中,有亲友提议:“到西京医院试试吧!”

开展临床技术创新探索。

“人和机器一样,无论啥部件,肯定是原装的好!”了解到小孔的情况,专家裴国献提出了一套不一样的治疗方案:采集自身细胞、培养形成组织工程骨复合物,再种植到体内骨缺损处实现修复。

养细胞、种骨头,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裴国献心里有底。他带领团队开展理论研究、标准制定、技术准备、设备研发……这一课题攻关,他已经琢磨沉淀了20多年。

小孔入院后,裴国献带领团队用“种骨头”的方法,为他“再生”了缺损的胫骨,这也是世界首例通过组织工程方法修复负重骨骨缺损病例。术后3个月,小孔可以扶着拐杖下地;6个月后,他扔掉了拐杖,可以负重行走;12个月后,腿部的外固定支架拆除,小孔可以跳跃了;22个月后,他可以正常上下楼梯和搬移重物……

一场漫长的研究之旅,一次复杂的技术尝试,改变的是一个年轻病人的一生。类似的首次、首例,在西京医院历史上产生过20多项。

“一次奇迹,背后是上万次孜孜探索。”裴国献说,他最开始研究这一课题,就是觉得部队官兵在训练和未来战场上最容易伤到骨头,这一研究成果应用于战场救治可大大减少截肢。如今,个性化、精准化治疗使患者保肢率由23%上升至91.1%,386所医院应用于临床治疗后,有10万余名患者受益。

裴国献的“种骨头”技术在西京医院以创新实现内涵发展中并非个例。面对新时代职责使命,他们以前瞻思维助推学科聚合,构建形成了放眼未来、活力迸发的创新发展新格局。

举办中华名院系列讲座。

多个“技术首例”引人瞩目:将钽金属3D打印长节段人工椎体应用于脊柱恶性肿瘤整块切除后缺损重建术,实施可降解蚕丝螺钉内固定手术,开展先天性冠脉左主干闭锁冠脉介入逆向开通术等医疗创新技术。

各项核心指标稳中有升: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医疗运行,全年门诊急诊接诊患者357.5万人次,住院收容12.1万人次。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系列务实举措——优化诊疗流程,加强药物管理,提升护理质量,医院在内涵发展理念支撑下行稳致远。

急难险重任务彰显担当:筑牢疫情防控堡垒实现“零感染”,帮扶4家军地医院成效显著,对外援建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学术氛围日益浓厚:搭建基础医学研究、军事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及生物样本库四大平台,全力扶持学科交叉和军事医学创新研究;举办临床医学研究与创新高峰论坛,30余场国家级、省级学术年会精彩纷呈。

近两年,医院获国科金项目申请资助15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

在强军征程中书写逐梦空天的美丽诗行——这是改革转型中西京医院这支“空天蓝”方阵,面向八一军旗发出的铮铮誓言。如今,这一誓言正在他们奋力托举、勇毅前行中一步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