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身体恢复得很好,可以顺利出院了。”前不久,某部队一名学员训练时突发热射病,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首席专家宋青通过远程指导,第一时间参与抢救会诊,快速制定综合救治方案,确保了战士生命安全。这是海南医院全力做好为军服务工作,为部队官兵提供全方位保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院医护人员坚持保障打仗的根本指向,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担当起军队医院“保打赢”和“保健康”的双重使命,牢记使命、忠于职守,赢得了部队官兵和驻地群众赞誉。
向战:聚焦打赢,砥砺卫勤尖兵
海南三亚四季如夏、常年高温,具有热射病的研究环境。全军热射病防治中心就设在海南医院。眼前,一次“热习服”训练正在热耐力检测实验室展开,医院热射病防治专家全程跟训,对训练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为部队战备训练提供坚强保障。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组长宋青带领团队救治热射病患病战士。
参与这次训练的驻三亚某部军医小吴说,自实验室建成以来,官兵中暑概率创下历年新低。海南驻岛官兵多,气候炎热,但是在海南医院无一例因热射病死亡或留下后遗症的患者。这一成绩,离不开专家们的接续努力。
这些年,全军热射病防治中心深入贯彻科技强军战略,坚持向科技要保障力,联合多支部队开展10余项热射病防治科研项目,运用科技手段创新预防、主动预防、提前预防,提升热射病防治水平。宋青和团队成员不仅撰写了全球首部热射病诊疗专家共识,还常年奔波在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和培训,累计举办热射病防治知识培训2000多场。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组长宋青分享热射病病例。
服务官兵、服务战斗力、服务部队建设,不断为强军兴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始终聚焦练兵备战,提升卫勤保障能力。
训练伤影响官兵健康、制约部队战斗力。为了指导官兵科学训练,减少因训练伤带来的减员,2019年,军事训练伤防控中心在海南医院挂牌成立。
该中心团队针对常见训练伤制定详细施训方法,常年深入基层部队开展军事训练伤巡讲、巡诊、巡调工作,从青藏高原到南海诸岛,从新疆戈壁到边关哨所……专家医疗队的足迹遍及座座军营,把关爱送到官兵心坎上。
为军:全力救治,不惜一切代价
偏远海岛和舰船医疗条件有限,以前官兵出岛就诊,大半天时间耗费在路上,如果突发疾病或严重创伤,很可能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为了给官兵提供更加迅捷高效的末端救治,医院主动靠前服务,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完善的海空救治体系,24小时为驻岛官兵及群众提供医疗救援。
某日凌晨,海南医院战勤值班室电话突然响起:“某岛礁一名战士小薛因意外导致头颅损伤……”情况紧急,一场跨越1500公里的海天救援就此拉开。从救援飞机起飞到将伤员运抵海南医院急救部,仅用了4个小时。在医疗团队的通力协作下,这名战士很快转危为安。
作为全军打仗型医院建设试点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高度重视海上重症伤病员的转运救治工作,从海上救援、飞机转运到救护车前接,打造转运急救救援链;医院救护车与急诊医学科通过远程设备实时传输伤病员的生命体征数据,指导院前急救,推动急救关口前移,实现了“动中通”“送中救”,解决了海岛救援距离远、时间长的难题,为海防官兵打通“生命线”。
战场救治需要什么医术,就精研什么本领。为给执行海上航行任务的官兵提供及时有效的诊疗服务,该院充分发挥5G远程医疗技术优势,先后为任务部队开通远程5G专家门诊,可实现舰艇航行期间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及急救指导,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海岛一线延伸。
目前,海南医院先后成功完成5G神经电生理手术、5G骨科机器人手术、5G远程超声检查等技术探索应用,走开了“5G+医疗”的新路子。
海南医院5G远程全门诊开通运行。
乐守:接力奋斗,赓续红色基因
海南,是“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这些年,海南医院的医护人员一次次走进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重温那段筚路蓝缕的革命历史,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护理团队合影留念。
12年前,16位护士长加入首批医护队伍,从首都北京辗转千里,进驻海南医院工程建设指挥部。从那天起,她们身穿作训服、背着军挎包,穿梭于施工现场,开启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守护生命的战场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当好新时代‘红色娘子军’传人。”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谭学增说,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来到祖国南端、扎根海岛,以拼搏奋斗夯实医院发展基石。
护理团队精心照顾患者。
近年来,护理队伍逐渐壮大,团队成功申报军事护理专项课题3项、发明专利7项,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开设PICC维护、透析管道及伤口护理等特色门诊,建立静脉穿刺技术培训基地,致力于为官兵提供更好更优、全时全维的服务。
红色血脉绵延赓续,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海南医院,像护理团队这样乐守海疆、默默奉献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新征程上,他们将锐意进取、接续奋斗,为部队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用优质保障为战斗力保驾护航。
作者丨杨志勇、李琨、周舟
摄影丨柏林、匡野
来源丨@学习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