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中山东路,梧桐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耀眼的金黄色。虽已霜降,寒气渐浓,但东部战区总医院外科楼肠瘘治疗中心,暖意浓浓。
“任教授,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是您重燃了我的生命之火!”见到熟悉的白大褂,王宇(化名)快步走向正在查房的医院副院长、普通外科主任任建安,激动地展开一面写着“医术精湛传四方 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是您和您团队的精湛医术,让我成功摆脱困扰了18年的克罗恩病。”
时间回到2004年,家住大连的王宇因为肠穿孔手术后并发了肠吻合口瘘,导致腹腔严重感染,更糟糕的是合并克罗恩病肠—输尿管瘘。这种病常常因为反复复发,需要多次手术,没有节点,更没有尽头,被称为“不死的癌症”。那段时间,腹部的肠造口让他的排泄物会因为活动倾泄、滑落,被粪便控制的生活让王宇陷入了恐惧、绝望之中,辗转多家大医院,来回跨省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浑身一股臭味,人生被疾病慢慢啃噬,家里人跟着遭罪……” 王先生至今不愿意回忆那段他称之为恐怖的记忆。
2006年4月,他通过国内权威平台搜索关键词“肠瘘”,对任建安主任及其团队进行了全面了解。“对,就找任教授!”一连串的搜索结果让他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决定,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前往南京。
此时的王宇瘦得像个纸片,面色苍白,眼里无光。肚皮上满是手术疤痕,多处瘘口不时有肠液涌出,打开敷料,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接诊后,任建安主任团队仔细查看,凭借着丰富的肠瘘治疗经验和反复查阅的相关资料,为王宇立即量身定制最佳治疗方案。抗感染,清创,冲洗引流,营养支持,由于长期的克罗恩和肠瘘导致营养不良,团队决定为他前期进行相对保守的治疗。
情况一天天好起来了。经过全面的检查, 2011年10月,任建安主任团队为他实施了第一次手术,2013年又为他实施了第二次手术。此后10年时间里,引流、冲洗,反复换药、营养支持……经过数十次治疗,王宇一天天好起来。2022年4月,任建安教授决定为他做最后一次手术,由于这次手术比较复杂,他召集泌尿外科、麻醉科等全院多学科专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了研究,制定出详细的手术方案。长达5个小时的手术,折磨王先生18年的克罗恩病肠-输尿管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您救了我的命。”递过锦旗,王宇和医生护士合影。走出医院,他摸着腹部长好的伤口,他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渗透着暖色调的光,人生开始慢慢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