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打破臂丛损伤困局,患者重燃康复希望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李文德 夏小雨 高红卫 罗永春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25-05-17 18:35:04

臂丛神经作为上肢的“通讯电缆”,由C5-T1神经根发出,支配着上肢的运动与感觉功能。一旦因车祸、运动创伤或产伤受损,可能导致上肢瘫痪、感觉丧失或顽固性疼痛。根据损伤部位,上干损伤会使肩关节外展受限、肘部无法屈曲;下干损伤引发手部肌肉萎缩呈“爪形手”,严重时伴Horner综合征;全臂丛损伤则导致上肢完全瘫痪且丧失感觉。传统治疗手段对这类复杂损伤往往收效甚微,而脊髓电刺激术(SCS)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康复曙光。

脊髓电刺激术通过植入电极向脊髓传递精准电信号,实现三重关键作用:一是激活脊髓抑制性神经元,阻断疼痛信号上传;二是刺激BDNF、NGF等神经营养因子释放,加速神经再生;三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瘢痕,为神经恢复创造良好微环境。这项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写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结局。

25岁的李女士在单杠训练时发生意外,造成左侧臂丛神经牵拉伤。两年间,她尝试了各类药物与康复治疗,却始终无法摆脱左上肢完全瘫痪、剧痛难眠的困境。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团队通过多学科会诊,决定为李女士采用脊髓电刺激术。在局麻下经皮穿刺完成电极置入后,奇迹发生了:瘫痪两年的左上肢首次出现肌肉收缩,肩部疼痛大幅缓解,皮肤温度与微循环显著改善。这一变化不仅让李女士重拾生活信心,更开启了她系统康复的新篇章。

50岁的王先生因车祸导致右臂丛神经损伤,一年多来辗转求医,尝试针灸、按摩等多种疗法均无明显改善,生活完全无法自理,长期被疼痛和失眠折磨。在接受脊髓电刺激术后,他的右臂疼痛迅速得到控制,知觉逐渐恢复。经过持续电刺激与康复训练,如今已能完成拿水杯、穿衣等日常动作。“这项技术给了我重生的机会。”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无数患者的心声。

从阻断疼痛到促进神经再生,从改善局部微环境到恢复肢体功能,脊髓电刺激术在真实案例中展现出强大的治疗潜力。随着医学科技不断进步,靶向刺激技术持续优化,神经调控与再生医学的结合将为更多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点亮康复希望,让他们重新拥抱美好生活。这项技术不仅是医学创新的成果,更是无数患者重获新生的关键钥匙。